第100页

苏远山呵呵一笑:“我也知道周校长的难处,不患寡而患不均,古来有之。但咱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波浪潮当中。如果没有担当,还想着当过去的老好人,那还不如当居委会主任去,对吧李叔。”

李高亮嘿嘿笑了声,苏远山初生牛犊,谁都可以议论。但他和苏星河就没办法搭腔了。

“要不我们通过额外给一笔捐款的形式来支援一下学校?”苏星河随口提议道。

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给母校捐款天经地义。

苏远山瞥了父亲一笑,笑嘻嘻地道:“爸,你才当上系主任,到时候满学校都说你的主任是花钱买的,我看你怎么收场。”

苏星河立刻闭嘴,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很是懊恼,为了挽回面子,他马上问儿子:“但问题总得解决,你有什么办法?”

“与其让教授们等着天上掉课题,或者拿着项目等批钱,还不如拿着idea去找钱。”苏远山笑了笑道:“既然要弄成产学研试点,那只把目光放在远芯一家身上,是不是觉得我们很好说话?单片机的专利我们愿意高价购买,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把单片机市场化之后赚回更多的利润,而不是做慈善。”

“当然,作为一家有担当的企业,远芯肯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咱们不是资本家,是先富带动后富嘛!”

“所以远芯这边也会帮一些企业牵线和学校搭桥,同时也会启动类似天使投资的方案,对一些暂时没有回报但可以预期的项目进行投资。”

“此外,钱少人多。那是不是可以学单片机小组那样,大家凑成一个小组,拧成一股绳,先专攻一个有前景或者空白的课题?甚至还可以与外校,与同行成立合作项目组都行。我认为,现在国内的科研水准,还没有到一个教授带手下的研究生能独立完成一项最顶尖领域突破的程度。”

“部里也可以根据下属企业的情况来安排调剂一下研究项目,只要企业认某个成果能带来效益,那是不是就可以让学校和企业联合搞了?”

“穷不思变。”苏远山慢慢说着,望向父亲和李高亮:“只想着吃大户,这种思想要不得。”

两个教授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最后同时点头。

“好小子,有一套!”

苏远山心说我会的可真不止这一套。

国内的科研到了后面就是一摊水泥,别说苏远山搅不动,就是孙猴子也搅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