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页

几秒后,苏远山微笑着摇头:“曲慧姐,其实你们已经很厉害了。”

他这句话不是安慰人,而是真心这样认为。

虽然他很少直接去首都精科那边,但各种支持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要什么协助给什么协助,就算要机床,他也在前年的时候费尽周折地搞了一台。

所以,双工件台名义上是首都精科一个企业搞的技术,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由原首都精密仪器研究所,远芯,志远,清华这四方巨头联合进行的一次技术攻关。

从阵容上,这个团队就已经堪称豪华了。

要知道,搞机械,特别是精密机械,它不比搞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可以叫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机械设计还真是,你能想到,但基本上办不到。

双工件台的构思说白了,就如曲慧所说的那样,源自华罗庚老先生的统筹方法——就是在等待烧开水的过程中就把茶杯洗干净,茶叶拿出来丢进杯子里,顺便还拧着暖水壶在一旁等着,只要水开,马上就能泡茶,装水,一气呵成。比等水开了再去找茶叶洗茶杯要节约很多时间。

但真要实现起来却不简单,毕竟这是两个工件台的协同配合,而且要保持高速运动下的05微米的运动精度——其难度相当于在两架并肩飞行的飞机上,其中一架飞机伸出一根杆子,在对面的机身上刻05微米大小的字。

至于为什么曲慧会在取得如此的成果后依旧保持冷静乃至忧虑……苏远山完全能够理解。

因为曲慧刚出校门就进入了远芯,亲自参加了eda的诞生,又亲眼见证了远芯在各个领域的崛起。

说白了,就是曲慧所参与,所看到的,全是世界顶级的技术成果。

双工件台虽然出来了,却无法给国产光刻机带来本质上的技术飞跃。

她不甘心。

“这样,曲慧姐,我给你指一条方向。”苏远山不知道双工件台技术接下来要具体往哪一边走,但苏远山却知道双工件台的未来在何方。

“嗯?你说什么方向。”

“目前工件台的最大难点还是在于高速运动下所导致的一系列麻烦,所以……如果要把目光瞄准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瞄准到纳米级精度的话,我认为,只有一条路,就是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