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

“所以?”

“所以,大家的态度,主要还是看贸易协议最后会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针对这边的优惠政策和举措。”

“……那你怎么说的?”

陈静白了他一眼:“你是怎么会觉得,我会知道有没有政策,以及我有资格回答呢?”

苏远山哈哈大笑:“你不是政x的么……算起来也是那啥……”

陈静:“……别闹,我只能说,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苏远山含笑点头:“是的,肯定都有的。你一定要相信,我们对这边的优惠……是真的巴心巴肝的。”

……

……

接下来的几天,苏远山索性也不“演”了,只要谁问他,他就用“一家人”理论来回答——反正他现在地位高,面子大,谁也不敢把他怎么着。恨得一干属龟的人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在电视上天天喷他。

但苏远山毫不在乎,甚至他还在自己的ebook帐号上发布了一张在大学的合影。配图文字对岛上的学术极为赞赏。

出乎意料的,他的博文下下便多了好多繁体留言,一看便是这边的学生集体过来“打卡”。

这让苏远山再次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位自己这样“重量级”的学者,对这边提出夸奖时,是很能让这边的学生心生好感,甚至“与有荣焉”的。

于是,苏远山便接连发了好几篇博文,其中有日月潭的,也有市井小吃街的,也有实验室的——每一篇博文都收获了不少学生的留言,苏远山甚至还和一位建议苏远山一定去一家店品尝他家蚵仔煎的学生互动了一下。

临走之前,苏远山自然也没有忘了与这边的企业家见面交流——在该说什么,能说什么的问题上,他和陈静达成了完全的一致,统一了口风——问就是什么都有。

十一月二十五号,苏远山踏上前往hk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