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不出众人所料,田振邦进军不顺,虽已拿下泸州门户合江,但却在攻打泸州城时受挫,撤退时又被清军追击,损失颇重,昨日已派人快船来报,向柏文蔚求援,但柏文蔚早已得到赵北暗示,没有立即增援,只是给了几门迫击炮。

泸州、叙府不仅是川南门户,而且也是川盐最重要的产地,这里出产的井盐占全川井盐总产量的七成以上,可以说,这里就是川省财政的宝库,谁占有了这里,谁就能控制四川的盐政,这个道理赵北懂,赵尔巽也懂,所以,在涪州战役结束之后,赵尔巽已在泸州、富顺、叙州这个大三角地带摆下数万精兵,田振邦不过只有一万多人,加上共和军先遣队一个团,总兵力远不及清军,在泸州一带吃败仗也是很正常的,何况,赵北本来就没打算真让田振邦做“川南王”,派去一个团支援他已是十分勉强了,让共和军去为别人打仗,那是万万做不到。

就让田振邦在泸州府跟清军死磕,既不能叫他一口吞下整个泸州、叙府,也不能让清军将他消灭或者招安,这就是赵北的战略,走钢丝战略。只要田振邦呆在泸州府,就能牵制住数万清军,从而为共和军攻打成都减轻军事压力。

“柏旅长,依你之见,咱们派不派人增援田振邦?”在旅部里,赵北指着桌上的军用地图问道。

“以职部之见,短期内田振邦可以守住合江,但若等清军缓过劲来,弄清楚了田部实力,可能会对合江实施全力反攻,以田部的战斗力而言,未必守得住。”柏文蔚没有直接回答赵北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战场态势,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很清楚,田振邦确实需要增援。

“蓝参谋长,现在我军还有无机动兵力?”赵北问一旁的蓝天蔚。

“还有一个旅的预备队,不过昨天已决定将他们派到山里剿匪,如果增援田部,就只能将剿匪计划推迟。”

蓝天蔚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柏文蔚一眼,又说道:“但土匪和水匪不能不剿,否则会威胁我军辎重运输。其实,依职部之见,泸叙一带的清军并不是关键,只要咱们迅速拿下成都,解决了赵尔巽,泸叙清军自然就好对付了。”

赵北摆了摆手,说道:“成都肯定是要拿下,泸叙的盐井也要拿下,这个财源必须抓在咱们共和军手里!你们不要仅把目光盯在共和军上,革命卫队也是军队啊,抽不出正规军,就把革命卫队调些过去,增援田振邦。”

“革命卫队?”蓝天蔚等人都有些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革命卫队的战斗力只比会党武装强些,似乎称不上军队,而且纪律也很成问题,如果不是担心把这些人放出去变成土匪,他们早就建议将这支怪异的部队遣散了,省出的军费还可以多建几个正规师。

第157章 师长

虽说革命卫队战斗力不强,但毕竟是总司令亲手组建,这不仅是一支后备武装力量,更是总司令的权谋,此中奥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见参谋们对革命卫队不屑一顾,赵北淡淡一笑,说道:“不要小看了革命卫队,这支部队是我一手组建起来的,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强,但打打顺风仗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咱们军费不足,养不了太多正规部队,革命卫队就是正规部队的补充,将来等军费宽裕了,这就是现成的后备兵,不趁着现在把他们拉出去练练,怎么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按照现在的军制,甲种师的一个兵月饷五块大洋,乙种师的月饷两块,革命卫队只有半块大洋的饷,养这样的军队不吃力啊。”

“现在预备队力量不足,调遣革命卫队也可算应急之策。依总司令之见,调几个大队增援田振邦?”蒋方震问道。

“先调四个大队过去,凑成一万人,编成一个暂编师,叫张振武做师长。”

作为辛亥革命“三武”之一,教员出身的张振武曾留学日本,攻读法律、政治,革命军兴之后,中断学业回国,在武汉投军,但因他年近四旬,共和军的募兵处没敢要,打发他去了革命卫队,做了个文书,后来时政宣讲委员会招考宣讲员,此人报名投考,赵北偶然间翻阅花名册,发现了“张振武”这个名字,命人将他找来一问,确定此人身份,于是立刻将他提拔为革命卫队大队长,管着两千五百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