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逆战争爆发以来,讨逆军进军非常顺利,湖南、贵州已先后克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这两省君宪派的清算,但这件事远比军事行动艰难得多,毕竟君宪派里良莠不齐,仅是甄别工作就浩繁复杂,赵北对此的立场很明确,那就是对那些直接参与政变的头面人物坚决“热处理”,杀头抄家毫不含糊,而对于那些没有直接参与政变密谋以及那些听命于大人物的小喽罗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大部不杀大部不抄,争取多数,孤立少数。
虽然经过整训,共和军的军官里出身豪绅家庭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为了部队的稳定,赵北还是决定对部队里的军官进行一次新的甄别,虽然他现在并不打算立即着手对土地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从长远考虑,共和军的军官背景必须尽快甄别清楚,要避免在“军官”和“大地主”之间划上等号,为将来的土地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借着此次平定湘黔政变的机会,赵北决定在湖南、贵州两省普遍设立“锄社”,一方面是建立农村基层控制网络,另一方面也是对两省乡绅势力的一种抗衡与威慑。
不过赵北的举动引起了一些猜疑,共和军的部队里也出现了一些传言,尤以革命卫队为甚,“总司令要去湖南、贵州吃大户”的说法不径而走,这让一部分家庭背景较为殷实的军官疑虑重重。
为了消除这些军官的疑虑,同时也是为了消灭谣言,团结缙绅,赵北才特意强调了对湖南、贵州君宪派的处理,现在他还没有掌握全国权力,走出的每一步都必须格外谨慎,避免给政敌攻击的口实。
结束了这场军事会议,赵北在蓝天蔚、蒋方震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礼堂,前往不远处的总参谋部,策划进军湘南、黔南的事情。
由于共和军进军迅速,湖南、贵州大部落入共和军掌握,但是两省的南部地区却由从广西、云南过来的共进会控制着,也打着“讨逆军”的幌子。
怎么解决两省南部的共进会势力,成了摆在共和军高级将领们面前的又一个难题,毕竟都是革命同志,都不好意思打第一枪。
不过赵北已决心将湖南、贵州两省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将其作为战略基地,无论共进会是否愿意打第一枪,共和军都会向湘南、黔南挺进,甚至可能会趁势杀进云南,打着“消灭君宪余孽”的旗号一口气冲到国境线。
赵北刚走进总参谋部,地图都还没铺上会议桌,卫队长田劲夫就慌慌张张跑进了会议室,站在赵北身边耳语了几句。
赵北有些惊讶,点了点头,说道:“请他进来。”
田劲夫匆匆跑出会议室,很快就领着熊成基走回。
蓝天蔚、蒋方震望见熊成基一脸悲愤,都很惊讶,不过也没问。
熊成基走到赵北跟前,立正敬礼,然后将手里的那张电报抄稿呈了过去,沉声说道:“这是光复会同志刚刚拍过来的电报,陶会长遇刺身亡。”
“什么?”
“陶焕卿遇刺身亡?什么时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