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袁克文边说边叹,说到后来,竟是哽咽起来。

“现在由谁主持军事?”严修问道。

“家父以指为笔,任命张闰农(张孝准)为京畿守备司令,段芝泉(段祺瑞)为京畿守备副司令,现在北方军事就由两人共同负责,不过,张闰农指挥不动北洋军,实际上还是段芝泉说了算。”

“严某于军事、政治一窍不通,却不知段芝泉让我去总统府所为何事?他派过去的副官也是一问三不知,只给了我一张通行路条。”严修又问。

“其实,是家父请严世叔去总统府相见,有要事相托。”

袁克文欲言又止,看了严修一眼,说道:“到了总统府,严世叔就明白了。”

由于宵禁,街上没什么人,这马车走得很快,几分钟后就到了总统府,严修与袁克文下了马车,又换乘一辆轻便敞篷马车进了戒备森严的总统府,赶到袁世凯居住的居仁堂东厢。

屋里气氛凝重而压抑,除了几位总统府的工作人员之外,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是袁世凯的家眷,他的几位小妾陪侍在病榻边,儿女也都在场,长子袁克定以下,都是眼角挂泪,不过,即使是那些未成年的袁世凯儿女也没敢哭出声,显然是得到了告诫,这种时候,袁世凯确实不能再受刺激了。

袁克文领着严修走到袁世凯的病榻前,俯首过去,在袁世凯耳边小声说道:“父亲,严世叔过来了。”

袁世凯的双眼本来是闭着,听到袁克文的话,缓缓睁开眼,吃力的抬起手,指了指站在旁边的袁克定,嘴角翕动,但是说不出话。

袁克定擦了擦眼泪,走到书桌边,拿起桌上的几张信笺,走回严修身边,将这几张信笺交给了严修。

“严世叔,这是家父刚才以指为笔写的,指名交与严世叔,请严世叔过目。”

严修接过信笺,见那上头的字写得非常凌乱,也看不出是袁世凯的笔迹,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之下,袁世凯能够用手指写出这样的字已是非常不易了。

仔细看了几遍,严修已明白过来,袁世凯写的这些字实际上是一封托孤信。

按照袁世凯的意思,他希望严修带着他的那些未成年的儿女出国留学,用这种方法远离现在的这个政治旋涡,保全袁氏一族。

显然,袁世凯的神智确实是清醒的,他明白,如果他就此一病不起的话,这个北洋的局面是谁都无法撑起来的,如果北洋就此一蹶不振,那么他的家眷也就会失去保护,现在,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托孤,将儿女托付给一位值得信赖的人,这个人不能是政治人物,更不能是北洋健将,所以,他选中了严修。

严修祖籍浙江,但是却世居天津,此人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曾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被袁世凯保举为学部侍郎,这个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在外人看来,严修是袁世凯的人,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应该算是北洋中人,但是袁世凯却明白,严修这个人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绝不是那种可以用金钱、官位收买的政治人物,严修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教育救国”,对于这样一个人,袁世凯很放心,尤其当共和成立之后,严修婉辞谢绝担任政府高官之后,袁世凯对这个人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