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传单内容相配合的是,原本被共和政府幽禁在醇王府的满清废帝溥仪被人劫走了,这足以印证那传单。
显然,旗人不甘心他们失去自己的王朝,所以,他们打算卷土重来了,甚至不惜再一次攻击外国使馆,以此挑唆民众。
虽然英国公使和日本公使对此分析持怀疑立场,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其它国家外交官的想法,经过认真讨论,俄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法国九国驻华公使达成了两项共识,并将其形成为外交备忘录,于当天深夜递呈北洋中枢政府:
第一,民国政府必须立即在东三省地区明令取缔“关外八旗”,禁止其公开活动,与此同时,九国政府也一致决定将“关外八旗”视为危险组织,禁止任何国家与其有官方联系,也禁止各国商人与其进行贸易,并特别建议在东三省享有“特殊权益”的俄国和日本对此行动予以积极配合。
第二,鉴于此次骚乱已经影响了中外关系,九国公使非常希望民国代理大总统徐世昌亲往各国使馆道歉,并就使馆区的防卫问题进行磋商。
不过英国公使和日本公使并未在备忘录上列名,他们另外向北洋中枢递呈了备忘录,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中外合作,尽快将这一事件调查清楚,并弄清楚满清废帝的下落。
由于日本使馆的外交马车遭到“武装歹徒”机关枪扫射,几名日本使馆的外交官死伤,日本驻华公使试图煽动各国采取联合行动,武装干涉中国内政,但是这个企图遭到了英国公使和德国公使的一致反对,最终被搁置。
不过,日本公使还是向北洋中枢递交了一份正式的外交抗议,以抗议日本外交官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枪杀在大街上。对于这次突发事件,日本人是有苦说不出,他们心里很清楚,满清废帝本来应该躲去日本公使馆的,这才是旗人复辟派的计划,但是现在,主持整个计划的端锦被人杀死在大街上,满清废帝被人劫走,那么,那位废帝现在在哪里呢?劫走他的人又是谁呢?
日本人的这个疑问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这次事件本身就是历史上的一个迷,从这一天起,就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位满清废帝,至于废太后隆裕、废醇亲王载沣以及他的幼子,他们也与满清废帝一样,永远的消失了,就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个迷也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年后,一名旅欧华人自称掌握了载沣幼子的信息,甚至暗示满清废帝曾在欧洲生活过,但是还没等他来得及召开新闻发布会,此人就失踪了,这个插曲也更增添了那个迷的诡异色彩。
第400章 金融阻击战
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迷,其中的许多迷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些人为制造的迷总是被刻意的抹上了诡异色彩,这使解答它们的努力变得非常徒劳。
作为一个新的历史之迷的幕后策划者,赵北现在就坐在他的那间办公室里,面前的烟灰缸里放着几张电报,正在火焰中迅速变成灰烬。
看着那几张电报纸完全变成灰烬,赵北轻轻叹了口气,将手里的那盒火柴放在了烟灰缸旁边,这时他才看清楚火柴上的商标,这盒火柴是武汉的一家火柴厂制造的,现在的武汉,轻工业在迅猛发展,这盒毫不起眼的火柴只不过是赵北扶持工商业的一个小小注脚罢了。
现在的赵北并没有心思去关心工商业发展问题,他只是在感慨,感慨这个时代,感慨人性,感慨那些由他策划的阴谋诡计。
或许,这个时代本就不适合正人君子,这个时代本就是一个逆向淘汰的时代,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已处于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