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作为一个北洋出身的高级军官,段祺瑞对赵北不断招惹日本的举动非常不满,在他看来,这位总统先生虽然不是疯子,但他肯定是一个冒险性极强的政治投机客,为了某些目的,这位总统先生竟然一点也不担心他的冒险举动会引发战争,就拿这次的“东北亚危机”来讲吧,本来日本政府只是废除了“关东都督府”而已,还谈不上把旅大租借地变成殖民地,至少日本政府嘴上没说,可就是这位总统先生,却硬是命令喉舌大造舆论,煽动民众的反日情绪,以达到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总统的刻意煽动下,中国的爱国青年们很容易就激动起来,这几天里,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青年们的反日集会与示威,情形与当年“蕲州事变”时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声势更为浩大,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反击,日本国内也在大造舆论,两国的激进派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这种局势很让人担忧。

虽然日本政府的做法确实很过分,但是相比俄国政府在外蒙古的行动,日本这次遭到“远东狂人”的疯狂进攻确实是有些“吃亏”,一个日本,一个俄国,都在蚕食中国的领土主权,可是在对待这两个国家的立场上,赵北完全做到了“双重标准”,对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蚕食行动假装看不见,也禁止部下对此进行深入关注,并利用喉舌混淆视听,而另一方面,对于日本政府在东北地区的蚕食行动,赵北却是看见一次打一次,丝毫也不给日本人留面子。

所以,在段祺瑞等“稳健派”看来,此次日本在旅大租借地问题上做文章,报复中国支持朝鲜反日运动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借此发泄一下在心中积累了两年多的愤怒情绪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

“这个家伙,到底要折腾到什么时候?日本人是那么好对付的?”

段祺瑞收敛心神,向坐在上首的赵北望去,见对方面无表情的看着墙上的那幅军用地图,实在猜不透这位民国的大总统到底打算做什么,如果真想跟日本开战,为什么迟迟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如果不想跟日本打仗,为什么又要调那么多部队去东北?光一个“削藩削山头”的解释似乎苍白了点。

这时,蓝天蔚已讲完了,回到会议桌边落座,接下去就是自由发言时间了。

段祺瑞第一个站了起来,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他的看法。

“蓝参谋长刚才说得很好,我没有可以补充的,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提醒诸位,这打仗要钱,现在中枢忙着完成那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中枢财政很是吃紧,如果不打仗,中枢财政可以支撑,如果打仗,请问,诸位可有什么锦囊妙计筹措军费?支撑军费之后,中枢又拿什么来支撑工业建设?另外,国会那边也不能不有所交代,毕竟,我国是共和国家,总统固然有权力调遣军队,但是宣战权却在国会,这个是宪法上写着的。”

段祺瑞这话里头的潜台词再也明白不过,作为陆军部总长,他反对现在对日开战。

第504章 战与不战(下)

现在与段祺瑞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少,在这些“稳健派”看来,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跟日本开战,宁可和谈、让步,也必须保持国家的安定,用妥协换时间,以便完成工业建设计划。

见段祺瑞那副半死不活的表情,赵北突然想起了那位人称“小徐”的徐树铮,这两人还真是投契,连这说话的时候的表情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只要不同意对方的见解,这两人说话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半死不活的表情。

赵北摆了摆手,示意站起身准备反驳的蔡锷坐了回去,亲自为段总长“解惑”。

“关于战时军费问题,中枢也已制订相应方案;其一,发行战争公债,向国民筹集军费,现在日本欺人太甚,任何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不会拒绝这种爱国公债,作为总统,届时,我将带头,用一年的工资和半年的公费购买战争公债,以为国民榜样;其二,向国际银行团举债,就在昨天,德国公使亲口对财政总长说过,如果中国准备对日开战,那么德国政府并不反对德国银行向中国中枢政府提供商业贷款,抵押物是川汉铁路,考虑到美国公司也对这条铁路很感兴趣,美国银行团或许也不会反对这个战争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