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杨拐子就坐在树荫下,“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思考着今后的情报工作,前几天上司派人过来一趟,让他最近几天“收敛一些”,这意思,只怕是有什么大行动了,杨拐子不敢怠慢,前天就放出风去,让手下的那些“谍报员”们停止活动,猫起来等消息。
昨天过来消息,说今天上司将派人带着几个“贵客”过来,这意思,是叫杨拐子配合他们行动,至于对方到底是什么人,杨拐子现在还不清楚,他之所以等在厂里,也正是为了等那几位“贵客”过来,按照时间,对方现在差不多也该过来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名猎户打扮的汉子走进锯木厂,将挑在火枪上的那几只山鸡交给了杨拐子,同时小声叮嘱了一句。
“老杨,人已经过来了,你现在去看看,还是等吃过晌午饭再去瞧瞧?”
杨拐子将旱烟往屁股底下坐着的那块石碾上磕了磕,熄了火,然后将烟杆往腰带上一插,提着那几只山鸡,走到一台蒸汽锯木机边,将山鸡往地上一撂,指指山鸡,对那几名操纵工人喊了几声。
“歇工了!晌午饭不必等我了,这几只山鸡,你们大伙整治整治,喝点小酒,下午等我回来再开工。”
话音一落,调头就跟着那猎户走了,很快消失在山腰的密林中。
第615章 游击战专家
天空中烈日炎炎,校场上也是热火朝天,士兵们仍在坚持体能训练,这种训练,锻炼的不仅是体能,更是意志,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确保部队不会在炮火下崩溃,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最终战胜敌人。
蒋翊武背着手,站在校场边,监督着部下的操练,作为一名一丝不苟的军官,他对部下的要求很严,因为他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这也是他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是用士兵的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现在蒋翊武面前的这些官兵多数都是朝鲜人,无论这些人出身如何,背景如何,他们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将祖国的主权夺回来,也正因此,他们当年才会报名加入这支特殊部队,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变成一把尖刀,直刺日本殖民者的心脏。
指挥这样一支部队训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团结朝鲜爱国者,这支所谓的“西康工程部队”的所有军事主官均由朝鲜人担任,蒋翊武只是副旅长兼军事顾问,但是实际上,平时的部队训练还是由他负责,在这支朝鲜人组成的部队里,民族主义很有市场,虽然他们希望中国人能够帮他们击败日本殖民者,可是他们从来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仆从,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蒋翊武要面对什么样的训练难题了。
作为一名军人,蒋翊武没有胆怯,迎难而上是他的作风,大胆的摸索训练技巧,赏罚分明,团结战士,也正因此,他的这个旅是整个西康工程部队里士气最高、斗志最旺盛的部队。
蒋翊武的这个旅内部番号是“大田部队”,“大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一座城市,当年的朝鲜反日大起义中,起义军与日本殖民军在大田附近发生过激烈战斗,“大田精神”一直鼓舞着朝鲜爱国志士。
其实蒋翊武倒是不介意部队番号是什么,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跟随这支部队一起深入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作战,这种“猛虎掏心”战术正是西康工程部队这两年里重点研究的战术,不求消灭敌人主力部队,只求牵制住朝鲜半岛的日本精锐部队,以策应其它部队的作战。
至于“其它部队”如何作战,蒋翊武以前不太清楚,不过自从他前几天跟随部队从河南彰德进驻到这山海关之后,他就明白了,原来中枢已下定决心要跟日本开战了,不然的话,何必将“西康工程部队”挪到山海关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