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黄兴虽然拉住了同伴,不过这心头的火气到底是有些压不住,这说出来的话也是冒着火星呢,一句“谗言”就将杨度打入小人之列。

杨度鼻子都快气歪了,总统训政,明明就是总统自己的打算,他不过是承旨办事而已,最多算是一拍即合,怎么能说他进的是“谗言”呢?黄兴这么说,等于是将训政这件事一股脑的扔到了杨度脑袋上,所有的罪责都要他杨度一人承担,这打的是什么主意,杨度也能猜出几分,这是丢车保帅,黄兴反对赵北训政,但是并不反对赵北做总统。

“谗言?克强,你话说得也太难听了些。我不跟你计较,不过我要告诉你,就算你去进谗言,总统还未必肯听呢。”

话已至此,杨度已不打算再跟对方长篇大论,当下走到茶几边,端起茶杯,向面前一举,算是送客了,然后搁下茶杯,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厢房。

杨度走后,黄兴并没有立即离开厢房,而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杨度的言行如此肆无忌惮,这显然是有恃无恐,黄兴更加担心了,因为这表明,训政之事很可能就是总统亲自策划,不然的话,就凭杨度一个书生,绝不敢如此张狂。

而且杨度刚才说得没错,就凭黄兴现在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阻止总统走向训政道路,即使加上熊成基的力量,也不可能维持住目前的宪政表象,哪怕仅仅只是一个表象。

黄兴知道,熊成基现在正在谋划着什么,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事,但是他很清楚,一旦熊成基有所行动,恐怕立刻就会遭到无情扫荡,而熊成基作为目前宪政派领军人物,如果有任何闪失的话,对于宪政事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黄兴不会眼睁睁看着熊成基成为扑火之蛾,这也是他此次赶来东北的重要原因。

可是话又说回来,黄兴现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阻止熊成基采取行动,他很清楚熊成基的性格,那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绝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训政成立之日,恐怕就是熊成基振臂高呼之时。

“先生,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去盖平见总统?”

一名同伴询问黄兴,但是黄兴在迟疑了很久之后,才拿定了主意。

“去!咱们这就乘火车去盖平。不过现在前方在打仗,普通火车肯定是坐不上的,只有坐军列,我马上去给蔡松坡拍封电报,请他帮忙安排,你们也别愣着了,赶紧回去收拾行装,等车次一排好,咱们立刻就走。”

第718章 逆耳忠言

辽东半岛西侧沿海,一条狭窄的平原沿着海岸线向南方延伸,在平原之上,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顺着平原的走势也向南方延伸,这就是那条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的支线,东三省南部地区的交通命脉。

此刻,一列火车正沿着这条南满铁路全速行驶,向着南方奔去。

这是一列军列,车上运载着部队,也运载着军火物资,既然是军列,就不会讲究什么舒适性,运载量是唯一的追求目标,也正因此,这列火车没挂普通车厢,除了闷罐子车厢之外,就是平板挂车,闷罐子车厢里坐着军人,平板挂车上装着大炮、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