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熊希龄不冷不热的态度,王永江也识趣的告辞离去,坐上轿车,赶回寓所。
离家颇有一段日子,这段日子来访的友人故旧不少,都没见着王永江的面,不过有些人留了帖子和信件,赶回寓所之后,王永江第一件事就是翻阅这些拜帖和信件,看看访客是不是有急事需要他帮忙,人在官场上打拼,这人情交往是躲不了的,你今天不忙别人,明天也就别指望别人帮你。
当然,帮忙也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法的勾当王次长是不做的。
这些拜帖和信件中,倒是没有多少是有急事需要王永江帮忙的,只有一封署名“张作霖”的拜帖让王永江留了心。
张作霖当年是王永江在政界复起的关键人物,没有张作霖的盛情相邀,就不会有王永江今天的地位和权力,所以,对于张作霖,王永江是很感激的,在他的恩人排名中,张作霖排名第二,仅次于赵北,甚至高于徐世昌,在王永江看来,张作霖是个人物,至少是个枭雄,在乱世之中,这种枭雄人物才是干大事业的人物,只可惜,张作霖没赶上时代,最终,时代选择了赵北,至于张作霖,在中日东北亚战争结束之后就已解甲归田,不再过问政治了。
张作霖居然拿着拜帖来访,这确实让王永江有些惊讶,急忙叫来门房,仔细一问,才得知,来的人并不是张作霖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一个亲信,名叫汤玉麟,那日来访未能见到王永江,汤玉麟留下这封拜帖,并叮嘱门房,如果王永江回来,就派人去他下榻的旅馆通知一声,所以,门房那里有汤玉麟留下的地址。
王永江寻思左右没事,不如去见见故旧,于是也没叫门房通知汤玉麟,而是亲自赶去汤玉麟下榻的旅馆,看看张作霖到底派他来做什么。
第908章 财政整理(下)
汤玉麟就在北京南城一家旅馆投宿,王永江根据门房给他的地址摸到地方,找到汤玉麟人的时候,这位江湖绰号“二虎”的汉子正在与一帮同伴在馆子里吃酒,已是半醉,不过好歹是认得王永江,也还记得张作霖交代下来的任务,于是二话不说,与同伴别过,拉着王永江就赶回了客房,从一口皮箱里翻出一封信,交给王永江。
王永江接过信,先扫了眼信封抬头,看那字迹正是张作霖亲笔,这位绿林人物文化不高,这字也就写得很随意,好在王永江并不介意,拆了信封,取出信瓤,仔细看了一遍。
张作霖知道王永江的性格,信里也就没多客套,先是几句问候,然后就开门见山,将他派汤玉麟拜见王永江的目的告之,不是为了别的事情,正是为了此次北洋财团与汉纳根财团煤炭辛迪加之战的事情。
虽然张作霖没在信里明说,不过王永江也可以从信的内容判断出来,现在,这个曾经的东三省绿林人物已经投靠了东南财团,准备跟着东南财团在这场煤炭辛迪加大战中大捞一笔,之所以派汤玉麟悄悄赶来北京拜会王永江,就是想从王永江这里探探口风,看看财政部和中枢政府到底会怎么看待这场煤炭辛迪加之战,到底是支持哪一边。
张作霖在信里说,他是自己想打听这事,可是王永江却对此嗤之以鼻,他很清楚,站在张作霖身边的肯定是东南财团里的大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张謇本人,表面上看是张作霖在向王永江打探内幕消息,但是实际上却是东南财团在搞内幕投机。
说实在的,对于这种内幕投机行为,王永江非常反感,他也知道,总统本人也非常痛恨这种官商勾结的行为,但是偏偏联合阵线政府成员背景相当复杂,既有前清时代的遗老政客,也有北洋集团中的政坛不倒翁,在这种背景之下,想完全杜绝这种政客与商人之间的内幕交易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王永江倒大可不必为此作难,原因很简单,对于煤炭辛迪加之战,他本人并未直接参与其事,也不清楚中枢政府和总统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所以,他大可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