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页

但是问题在于,苏联军队无法阻挡中国国防军的前进并不代表它无法阻止远东共和国军队的前进,远东共和国的军队有些像意大利军队,可以在本土进行局部防御作战,但是若论大规模的进攻战,这就不是远东共和国军队可以胜任的了,这不仅是因为远东共和国军队战斗力不强,而且也是因为远东共和国国力不强,毕竟,俄国的精华部分都在欧洲,实际上,远东共和国的国家财政需要外国支持,而这个支持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以前的模式是中国给枪炮,美国给钞票,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美国政府已开始改变战略,对远东共和国的支持越来越微弱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苏战争中,契恰科夫的速战速决战略没能奏效,仅仅只是利用中国军方发起古里耶夫战役的机会夺取了鄂木斯克,但是距离他的目标乌拉尔山还很远,所以,当中国军方突然宣布与苏联军队实现前线停火之后,契恰科夫立刻慌了神,在弄清楚了中国的意图之后,他便急急忙忙安排了访华日程,要求拜会中国总统,商议对苏战略问题,赵北不打算在北京见他,于是干脆就将会面地点安排在天津。

对契恰科夫的打算,赵北非常清楚,这个人虽然满口“亚洲盟友”,可是实际上,他仍旧是一个斯拉夫主义者,他与那些白俄贵族一样,都希望消灭苏联,然后重建一个强大的斯拉夫国家,无论这个国家的政体是什么,都不可能是一个亚洲盟国,他们天然的亲近欧洲,而不是亚洲。

一个强大的苏联不符合中国利益,同样道理,一个强大的斯拉夫国家也不符合中国利益,赵北从来也没有想过支持契恰科夫去消灭或者吞并苏联,他要的就是若干个衰弱的斯拉夫国家,只有一盘散沙的斯拉夫世界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所以,对于契恰科夫希望继续对苏战争的建议,赵北毫不客气的拒绝了,理由非常充分,那就是,“亚细亚解放阵线”多数国家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战争问题,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苏联肯尊重“亚洲集体利益”,战争就会立刻结束。

当然,为了稳住契恰科夫,赵北也向他透露了一点会谈的内幕,告诉契恰科夫,如果苏联希望结束战争的话,苏联目前控制的中西伯利亚地区很可能必须放弃,而一旦这些地区被苏联放弃,远东共和国或许可以接管这些地区,但是这需要亚解阵的批准。

对于赵北的这个利益分配方案,契恰科夫显然不太满意,闷闷不乐的告辞而去,赵北亲自送他离开酒店,望着契恰科夫乘车离开,赵北很清楚,契恰科夫不会甘心的,这个人或许是做了太长时间的总统,真以为他自己很有能力治理国家了,这种人已不太合适继续作为代理人统治远东共和国了,所以,赵北在返回房间之前已开始盘算远东共和国下次军事政变的时间了。

无论如何,都必须将主动权掌握在赵大总统手里。

第1169章 “四海”“四山”

浩瀚大洋,广纳百川是它的气概,惊涛骇浪是它的力量,没人比得上它的气概,没人敢藐视它的力量。

眼前的大洋似乎是在沉睡,波澜不惊,涛声不响,海天一色,碧波荡漾。

在这平静的洋面上,一支舰队正鼓浪北行,蒸汽滚滚,铁甲铿锵,这是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战斗核心的特混舰队,战斗力的中坚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的攻击型航空母舰,和这艘航空母舰一比,其它的军舰简直就是雄伟山峰跟前的小土坡,凑巧的是,这艘航空母舰的舰名就是一座山脉的名字:伏牛山。

“四海”、“四山”,这就是中国海军远洋攻击力量近期发展的目标,而目前,“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已经进入现役,并且参加了实战,而计划目标中的“雪峰山”、“罗霄山”、“武夷山”现在仍在船台施工中,只有“伏牛山”号完成了最后的舾装,并在接受最后阶段的海试,实际上,现在的“伏牛山”航空母舰战斗群只是一个演习性质的舰队,特混舰队里的那些军舰其实只是从各个舰队里临时抽调来的。

由于尚未正式入役,“伏牛山”号航空母舰的舰长也并不是正式舰长,而只是代理舰长,只是这位代理舰长的军衔却非常高,海军中将,不是别人,正是沈鸿烈。

沈鸿烈是特意从中东地区赶回国参加“伏牛山”号的海试的,以他的资历和身份,代理“伏牛山”号舰长倒也合适,实际上,为了争取这个位置,他甚至提前向中枢打了报告,所以,当“高加索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沈鸿烈却能回到国内,参加对“伏牛山”号的全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