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夏!”
“建大同!”
在张准的带领下,民众们不断的呼叫着口号。
人声一浪接一浪,尽情的释放着内心的兴奋之情。通过张准的阐述,大家对浮山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有人不断的琢磨着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希望能够从中理解到更多的意思。只不过,一般军户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自然是琢磨不到什么东西来。最后,还是张准说得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就是大同社会。
当然,人群中,也有人低声的窃窃私语:“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此子野心勃勃也。如果不及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只是他们的声音很小,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至于他们的身份,就更加没有人关心了。
张准发言以后,民众们并没有散去,大家都期待着更加精彩的节目:阅兵式!
巳时三刻,张准宣布阅兵式开始。
扛着虎贲铳的护卫队战士,神情肃穆的出现在了场地的中间。护卫队的全部战士,军装都经过特殊的处理,看起来格外的笔挺,将他们挺拔的身姿,衬托得淋漓尽致。他们手中的武器,也经过反复的擦拭,亮丽如新,一尘不染。
毫无疑问,护卫队战士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后世的国旗护卫队,突然从金水桥的方向出现一样。全场的气氛,顿时肃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卫队的战士身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标兵出列!”
负责主持阅兵式的张准,亲自下达命令。
十二个精心挑选出来的战士,手握上着刺刀的虎贲铳,首先进入训练场的中央。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身高几乎都一样,持枪的姿势,基本相同。相比后世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而言,虎贲铳的长度要更长一些。在上了刺刀以后,刺刀的刀尖位置,基本上和人的耳朵持平。这样看起来,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长,更加的挺拔。
标兵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格外的新颖。他们是迈着正步进入训练场的。正步,几乎在场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来自四百年以后的标准动作,自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当第一个战士来到有白点的地方,停步,立正,转身,竖枪。尽管是非常简单的动作,换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的动作,充满了阳刚之气,硬朗之风,现场情不自禁的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沈凌菲也不由自主的看得有些入迷了。
思思低声说道:“小姐?”
沈凌菲愣了愣,反应过来,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