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内容,就是取消了参军授予军田的规定。从即日开始,参军的时候,再也不发放军田,以十二两银子的安家费代替。在立功奖励方面,同样增加了银两、民田两样选择。但是没有取消奖励军田的规定。换言之,就是立功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银两、民田又或者是军田。
由于莱州府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很多人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短时间内分给他们的田地,是不可能有收益的。因此,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做工,赚取工钱。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做工的。做工的确是有工钱,有收入,但是,做工也是很累的,很繁琐的。
难民里面有不少人,更愿意选择参军。遗憾的是,以前参军的时候,是发放军田的。军田固然是好,只可惜,短期内,同样是没有收益的。家人还是要挨饿。田地不耕种,怎么能够收益呢?现在取消军田的奖励,改为发放十二两银子的安家费,正好吸引了部分身体素质比较出色的外来青壮年。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参军,他们就能获得十二两银子的安家费,当即可以用来购买粮食和物资,将自己的家人安顿下来。因此,虎贲军对于新兵的吸引力,并没有减少。只是在兵源的构成上,有细微的差别。就是多了更多的外来人口而已。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实行新的《军田令》以后,来自大嵩卫甚至是靖海卫的逃亡军户,大大的增加。他们来到莱州府以后,只要通过测试,加入虎贲军,就有十二两银子。同时,符合条件的每个家人,包括他们自己,都能获得五亩民田。自己参军,家里人种田,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同时,张准下令有意识的进行宣传,保卫自己的田地。现在的田地,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大家想要让自己的田地,不让人再抢回去,那只有拿起武器,奋力反抗。获得了好处的民众,对于参军,自然是热情高涨。本来虎贲军对兵员的挑选就很严格,现在更加的严格了。没办法,报名参军的人太多了。
“大人,闻香教正式举事了。”
四月初十,大凶日,诸事不宜。张准接到情报,说是闻香教在莱阳正式起事。浩浩荡荡的闻香教大军,占领了莱阳县,然后向周围的栖霞、招远等地前进。由于闻香教裹挟的人群很多,又从张准这里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刚开始的发展势头,的确很猛。在极短的时间,闻香教就攻克了招远、栖霞等地,然后向登州城聚集。
“老爷,闻香教会不会将登州城等下来呢?”
柳如是秀眉轻蹙,有些担心地说道。
张准的计谋,乃是要闻香教和东江镇的明军,两败俱伤,最好是同归于尽,然后坐收渔翁之利。要是闻香教占领了登州城,成了登州府的新主人,张准的计谋就要失败了。
她这个军师,其实对于军事不是很了解,对作战双方的战斗力,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毕竟,是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战斗的人。事实上,她这个军师,也是张准自封的。明朝的各个军队,可没有军师这样的说法。虎贲军的广大将士,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军师的存在。她只是面对张准的。
“不可能。”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
对于闻香教围攻登州城,张准是一点都不看好的。登州城一直是山东的海防重镇,城墙坚固,驻兵众多。除非是有重炮,又或者是懂得爆破技术,否则,休想攻进去登州城。闻香教两样都没有,光是拿人命上去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闻香教的战斗意志,还没有强到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的地步。只要伤亡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就不得不后退了。
此外,登州城还有个其他城市没有的特点,就是濒临大海,随时可以得到东江镇的增援。登州城的北门,就是海港,有登州水师在这里驻扎。东江镇的援兵可以源源不断的而在这里登陆。闻香教没有水军,无法切断登州城的援兵,意味着他们将要面对整个东江镇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