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雷去找俄国人只是向俄国人透露三天的期限,而叶枫可是去做生意的,居然比他还回来的早,如何不让他感到惊奇。
叶枫把自己与德乌见面的情形说了一遍,勒布雷张了张嘴,好半天才道:“不愧是大将军,老板,你这比拔枪还干脆,这个德乌只怕到现在还没醒过神来。”
叶枫笑了笑,阿拉斯加有把握,自然就要表现出底气。战胜国就是战胜国,太过软弱的表现只会让对手有非分之想。
“不说这个了,德乌虽然生气,但这笔生意估计没有问题,你那里怎么样,俄国人是什么态度。”
勒布雷呵呵一笑:“俄国人的处境同样不好,甚至应该说比法国人更糟,德国人在东部集中大军,大有与俄国人决战的意思,俄国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小,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相比法国人,俄国人国内的局势越来越糟了,这场大战未能像他们开始预计的那样速战速决,俄国人被彻底的拖入了泥潭,其国内的反战厌战情绪很大,社工党人也重新抬头,活动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们的工业实力也无法物英、法相比,长久拖下去,俄国人将会非常难受,如果太平洋战争再打下去,他们的战备物资只会更紧张,所以俄国人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对我们提出的三天期限也表示了认同。”
叶枫点了点头,俄国人的战备物资除了由自己生产的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向阿拉斯加购买的,不过俄国人的财力也有限了,估计很快,他们的国库就要见底,到时若战争还不能结束,俄国人想再打下去,就得开始付出一些特别的利益来向阿拉斯加购买物资了,当然这正是叶枫所希望看到的,也是他计划中的一步。
其实沙皇尼古拉本人还是很有钱的,不过这个人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铁公鸡,他的国家都快没了,他还不愿意拿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如果尼古拉二世能跟历史上的他有所区别,大方一点,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支持他自己决定参与的欧战,说不定叶枫就不会有机会了,当然,未来的红俄说不定也不会诞生了。
“这样最好,俄国人的日子越艰难,我们的机会就越大,看来这次回去以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安排了。”
第358章 他们没有资格和我们讲道理!
伯力亦作“勃利”、“剖阿里”、“颇里”、“婆离”、“博力哩”、“波力”、“伯利”等,为女真语的不同汉语音译,意为“豌豆”。又称“伯力城”。位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东岸。向为中国领土,军事重镇。唐朝在此设置勃利州,辽为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部驻地,金为胡里改路辖地,元为水达达路管辖,明为奴儿干都司喜申卫治所。清初,始由宁古塔昂邦章京(总管)管辖,后划归三姓副都统管辖。1858年(清咸丰八年),沙俄侵略军侵占伯力,建立军事哨所,并以17世纪沙俄侵略黑龙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哈巴罗夫卡”。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伯力城及其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广大地区被沙俄割占。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渐渐成为俄罗斯的远东重要交通枢纽、河港城市。已经大部通车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穿市区,也是目前沙俄在远东的政治中心,工业中心。
伯力全市有70面积为山地,森林面积4,300万公顷,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山水森林,绿郁葱葱,构成了伯力特有的沧桑雄奇之像。
“多好的地方啊,我中华大好领土如今却全成了老毛子的土地,太可惜了。”叶枫站在伯力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处江畔的一个小坡上,可以远眺后方的伯力城,更可看到江对面的祖国土地。
“俄国人从祖国手里拿走的可不止一个伯力,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大清朝就是在败家,如今这家败完了,在国内也只留下了一个纠缠不清的烂摊子。不可饶恕的罪过啊。”站在叶枫身后的自然是他的秘书也是副官林宣成,此刻在这个地方,除了他们两人就只有几个叶枫的卫士和沙俄方面派出保护叶枫安全的军警,至于勒布雷当然没有时间来陪叶大将军看景缅怀。现在正在伯力市政厅会议室内与美日代表磨嘴皮子呢。
叶枫虽然是这次伯力和谈中阿拉斯加方面的正选代表,不过大条件已经早就摆出来了,关于细节,叶枫也说过不会有进一步的要求,也不会做任何让步,同意与否,三天时间内必须要有个结果,美日双方现在已经通过法俄代表得知了叶枫的意见,虽然他们有心想通过谈判拿回一点失去的利益,但叶枫的态度强硬,这个太平洋战争的发起者可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美日方面也不敢太冒险,因为一些不太可能的要求而再次挑起这个阿拉斯加强硬派的怒火是很危险的。
叶枫有言在先,三天内,没有签定和约,阿拉斯加代表团将抽身就走,大家重新开战来决定最终的利益,既然有了这个话丢在前头,美日方面急切希望停战,最终没有再提什么非分的要求,谁知道如果三天内没有签字,叶枫会不会真的中止谈判,以叶枫的脾性,只怕其食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样到时候美日两国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和谈就要彻底告吹了,下一次只怕他们需要付出的还不只现在这三个条件,态势很明显,缺少了制海权,这仗再打下去,最有可能吃亏的只会是美日,特别是日本,反正不太可能是阿拉斯加。
所以最终布莱恩和加藤高明两人都很配合的走上了谈判桌,就三个条款的具体细则进行拟定商谈。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不可能省掉,叶枫倒也明白,不可能这种正式的外交和约就以他说的三句话为准吧,这可不是一张小便条,而是关乎了三国的许多利益在内,一字一句都需要细细斟酌,半点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