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这个机场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四架刚刚生产出来不久的“空客a20”运输机!这种运输机是客客公司两年前开始研究,于今年三月份才研制成功的,不过严格说来,a20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机型,只是基于a15的基础上的改良机型,主要数据并没有多大变化,主要就是针对客舱容量,动力有一些加强。
采用4台龙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巡航速度可达350公里,航程达1800公里8吨。而用于客运时,最多可容纳20人。别小看这增加小小5个人的容量,若用于军用,起码可以装载30人。
当然它有个最大的改进——对跑道的要求极低,只要稍微平缓地空地就能起降。自“a20”研制出来那一天,空客就一直加足马力生产这种运输机。为了保证生产速度,在交通部和工程兵部队的要求下征得空军同意,暂时放弃了“飓风”重型轰炸机的大批量生产计划。至现在已经生产出了60架,不过已经全部归于交通部和工程兵部队,用于河东交通建设。
于去年底开始的河东交通网建设,大多采用战俘加罪犯劳作的方式同时开工,但今年6月起,突然有了一些变动,河口镇至拉迪加再到奥伊米亚康至埃文斯克连接鄂霍茨克海铁路的这条南面的横向干线交给了临时从东部省市抽调过来的五万工程兵部队负责,同时从勒阿马朱防线抽调回河东内陆的第五集团军也暂时放下武器,拿起铁锹当起了铁道兵。原本的工人只留下了三万战俘和罪犯配合。
而这条铁路的建设工程也将由原来的预计五年全部完工缩减到了一年内完工,也就是说估计明年初这条铁路就要全线通车。至于如此急切修好这条铁路的原因就耐人寻味了。河口镇和拉迪亚可都是勒阿马朱防线的重要枢纽,河对岸就是俄军的东西伯利亚。
两架身形有些肥硕的“a20”徐徐降落,由于这种飞机过于臃肿,工程兵部队给它起了个外号“肥鸟”。运输机在跑道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开到了东侧货场,随即机身后部的卸货舱门被缓缓放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士兵一拥而上,将上面的货物不停的卸下。
在随后降落地的几架运输机里,甚至还开下来推土机、吊车等重型工程机械……
在机场东南方向也有一个施工工地,不过这里修筑的是铁路和一条平行的简易公路,施工队伍绵延数公里。在工地上视察地河东前线总指挥蔡锷仰头看看空中的机群道:“文森,现在机场能停几架肥鸟?”
亲临河东前线指挥施工地工程兵部队司令文森·杰弗斯答道:“以现在的规模,10架没有问题。再给我一个月时间,这里就能容纳30架。如果有两个月,我可以把那里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机场。简陋是简陋了一点。但已经达到军委地要求。”
蔡锷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点了点头道:“后面的铁路修到哪儿了?”
杰弗斯闻言笑道:“怎么?还担心我们完成不了任务?”
蔡锷连忙摇了摇头笑道:“那倒不是,不过有些担心罢了……毕竟从这铁路长达近三千公里,不算阿普卡和马尼雷一段,就从埃文斯克算起也达到了二千多公里,而且沿途还有几处地貌比较复杂……”
“如果没有把握,我敢在总统面前立军令状吗?”杰弗斯负手笑道:“蔡将军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再说,不是在苏苏曼还将修建一条到双流镇抵鄂霍茨克城的支线吗,就算主线完不成,通过这条支线也可在鄂霍茨克城与沿鄂霍茨克海铁路连接起来,误不了事!”
别人不知道这次突然改由工程兵部队负责修建这条铁路,还将第五集团军抽调出来成了铁道兵是何原因,他们两人却是心知肚明,看看这条铁路的终点,还用多解释吗?
文森·杰弗斯有时候也不免感叹,阿拉斯加是越来越强大了,发展越来越快,国土面积也在一断增加,想想他们建国,再想想加拿大的命运,杰弗斯可不认为苏维埃面对阿拉斯加会有什么好结果。
他们能够应付英法日美干涉军,能够于困境之中与国内各反苏势力相持,但这不证明他们就具备与阿拉斯加数十万大军正面相抗的能力。这一点杰弗斯这个前加拿大温尼伯湖东岸的加拿大军队指挥官非常清楚。阿拉斯加军队的战斗力永远不能以正常情况来计算,何况这可是数十万,而不是英法日美等协约国加在一起的那几千上万人可比。而且就算同等数量的英法日美联军,若与阿拉斯加军队正面硬抗,杰弗斯估计最后胜利的肯定也会是阿拉斯加。连英法日美都稍有不如,何况是陷入困境的苏维埃红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