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拉斯加航母大败联合舰队后,已经差不多被各国其他战舰特别是大型战列舰挤压了不少空间的航母研制工程又立即加快了速度,加大了投入,而像阿拉斯加那样的舰载机的研制更是迫在眉睫。
在航母制造上各国暂时无法达到阿拉斯加的标准,最后选择了过渡产品,但在舰载机这一项他们却无法完全使用过渡产品,否则航母最有用的武器达不到标准,那航母的作用也就等同于废铁了。
好在他们还是可以选择,选择配合航母的使用,牺牲一些性能,来提高起降,速度,升限等方面的性能。
比如奥匈航母装备的这种“福克e”舰载专用机是由德国人援助专门为斯蒂芬大公号航母基于空军用福克e改制的。
虽然速度和升限都有较大提升,但那是牺牲航程、即减少载油量才达到的效果,其最大航程只有600公里。另外,奥匈的航母目前只有一个功能————为战列舰提供保护。说白了,奥匈的航母上装载的全部是战斗机,唯一的作用就是抵御阿拉斯加航母舰载机的空中打击,而对舰、对岸攻击依然需要战列舰完成。因此,奥匈海军的主力依然是战列舰,航母只是一种担任护航和侦查任务的装备……这种情况在英美两个装备了航母的国家同样如此,因为一开始他们的打算就是反制阿航母,在空中取得制空权,这样就可以抵消阿航母的对舰、对岸攻击能力。
不过他们比奥匈稍好一些,虽然战斗机为主,但因为两国工业实力强劲,还是装备了一些舰载轰炸机的,当然不能与阿拉斯加相比。也仅仅是辅助作用,少量的轰炸机作用并不大。
第一波轰炸相当顺利,短短20分钟,48架俯冲轰炸机与12架飓风重型轰炸机群投下了数十吨高爆弹和凝固汽油弹。美军的滩头防御阵地及及布拉奇岛和赫瓦尔岛要塞已经被浓浓的硝烟和熊熊烈火笼罩,从天空中俯瞰,那些如同火山口一般的巨大弹坑清晰可见。被俯冲轰炸机群“重点关照”的防空阵地此刻也是一片狼藉,数十门高射炮已经被炸成了零件,七零八落的散落各处。奥匈士兵的尸体与泥土混在一起,仿佛被山洪冲垮的墓地。
护航的战斗机也参加了这次对地攻击,它们向美军阵地发射了一百多发在去年才开始装备的火箭弹,不过任耀鹏却严令保存弹药,不得使用机枪扫射。而现在的火箭弹缺乏制导装置,其命中率却不高,不过在这种密集的战场,这样的火箭弹就算没有命中直接目标,也能给奥匈阵地带来不小的打击。
“海鹰,我中队请求返航!”
“同意返航!”听到美军轰炸机队中队长的话,任耀鹏向侧翼看去,只见24架dh—10轰炸机已经脱离了轰炸区域,正往皮亚诺萨岛方向飞去。其中两架“dh—10”身后拖着浓浓的烟雾,显然是被高射炮火所伤。皮亚诺萨岛较远,dh—10只是普通轰炸机,载弹量比不上飓风和阿拉斯加的舰载海鸥,炮弹投完,自然是要返航的。
冼运来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老任,我们是不是也该返航了?”
“再等等……”任耀鹏应了一声,然后向正北方向望去:“奥匈的飞机怎么没来?”
冼运来没料到这次轰炸如此顺利,不禁笑道:“是不是奥匈飞机知道你们来了,所以做了缩头乌龟……”
话说太平洋海战及进入东地中海之后打得土耳其近海舰队抱头鼠窜的事情可是全世界都熟知的,谁都知道阿拉斯加的舰载机是全世机最先进的飞机之一。而另外几个最先进之一就是阿拉斯空军的雷霆和飓风,这三种飞机都在这几天来到了亚得里亚海,他们对自己的德造飞机再有信心,也不可能自大到认为可以同时击败三种阿拉斯加最先进的飞机吧,如果奥匈真的怕了,躲起来做乌龟不是没有可能。
冼运来话音未落,正北面警戒的一架战斗机突然报告道:“长官!12点钟方向发现敌机!领头的是德国的飞机,高度4000,数量50……80……最后确认敌机数量120左右!”
举目北望,天际间百余个黑点正在快速靠近。任耀鹏不仅没有惊慌,反而嘴角微翘,露出一抹笑容。他刚要下令迎击。两个俯冲轰炸机大队长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一中队请求参战!”“二中队队请求参战!”
这个时期除了一些特别针对性的飞机如飓风之外,其他小型飞机还未有任何明确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