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页

现在能帮助德国海军击败甚至拦截英国舰队集结的只有阿拉斯加海军。只要有阿拉斯加海军帮助,英国皇家海军的威胁就将大大降低。

叶枫却是一脸的为难,最后耸了耸肩道:“元首阁下,并不是我们不想帮你,可是你应该知道,只要我们一加入,美国一定也会加入,那么也许最后整个战场局势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也将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援你们。而且,你知道,我们的另一个盟友墨索里尼首相在北非的行动可不怎么顺利,我们已经收到他们数次出兵请求。而这一点我们是不能拒绝的。”

叶枫一说起北非的行动,希特勒的脸色就不太好看。

就在德国发动大雅茅斯登陆后第三天,也就是3月28日,迫不及待的墨索里尼为争夺北非、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为夺取非洲殖民地就发动了北非战役。

为了实施这一次军事行动,墨索里尼已经准备了足够长的时间,并在非洲大陆展开了两个军队集团,一个在东北非约有30余万人,而另一个主力就是北非,有40余万人,而这两个地区的英军却分别为只有525万人85万人。可以说在非洲,意大利的实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可是战争展开,进行的却不像是想像中的那么顺利。在东北非,意军于3月28日正式开始从意属索马里和利比亚东南部向苏丹、肯尼亚和英属索马里腹地进攻,夺占了许多地区,但是紧接着就面临苏丹和肯尼亚军队的顽强抵抗及占领区内游击运动的威胁,最后居然迫使数十万意军转入了防御。

而英军统帅部乘机将其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集团(大多是殖民地军队)扩大到20余万人,意军在东北非的行动刚刚发动不久就陷入了困局。甚至在随后的英军及仆从军反攻当中,遭受了不少损失,最后不得不退回了意属索马里,基本上把此前占领的一些城镇又给吐了出来。

而在北非,战事的发展更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好,3月28日格拉齐亚尼元帅统一指挥的4个意大利野战集团军在利比亚展开:第10、11集团军在利比亚、埃及边界,第5、9集团军在突尼斯展开。

3月29月,第10集团军以5个师、1个团级集群、6个坦克营开始进攻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国“尼罗河”集团军(2个师另2个独立旅,在埃及共有66万人,168架飞机,其中包括驻巴勒斯坦飞机)。且英集团军在埃及、利比亚边界仅有1个展开的师。到33月31日,意军就推进了90公里,于4月6日进逼至西迪拜拉尼。

但此时由于指挥失灵和地中海的补给被英国地中海舰队中断,第10集团军不得不停止了而后的进攻。英军则继续退后,一直到马特鲁港附近预先构筑的阵地立住脚。敌对双方之间形成了一个宽达130公里的“真空”地带。格拉齐亚尼齐随即命令第11集团军进入这一真空地带实施占领。

一时间意军锋芒大涨,在困境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墨索里尼甚至向希特勒发电报说:“为了祝贺德国盟友在大雅茅斯的胜利,意大利将在一个月内把拿下北非,为同盟献上贺礼!”

但这样不劳而获的馅饼绝不是那么好吃的,英军主动后撤留下来来的真空地带至少达到了让意军主力部队进一步分散的目标。

事实最终证明了这块馅饼是有毒的,随后形势就急转而下,到了4月9日,英集团军得到从希腊等地调来的援军支持后转入反攻,然后一举击溃了真空地带内缺乏大城镇和坚固工事支持的第11集团军,意军为冒进和贪心付出了代价,至4月20日时,意大利在埃及边境二十多万大军居然被十万不到的英军连番击败数次。第11集团军基本折损殆尽,第10集团也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实力,英军甚至一度突破了意军防线,杀入了利比亚境内,最终墨索里尼只能红着脸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虽然为意大利军队那不可思议的战斗力感到愤怒,但为了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还是决定正式介入,命令隆美尔的部队从班加西运动到了埃及边界投入到了战斗当中,依靠德军强大的战斗力,总算将战局稳定了下来,可惜因为意大利舰队无法解决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威胁,补给时断时续,让德意联军也无法展开下一步行动。

可以说意大利在北非的战争在希特勒和叶枫眼里看来,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数倍于敌的力量,战役却打成了那般模样,这就是墨索里尼吹嘘的强大军队?

英国陆军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连这样一支其中还包括不少殖民地仆从军的军队都可以以少胜多打败意大利军队,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摊上这样的盟友,希特勒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了。

要不是之前考虑近东和地中海控制权的重要性,希特勒提前调派了隆美尔集团前往北非,只怕这一战就能让意大利人连利比亚都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