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页

其三则是中东战区,中东战区基本上以阿拉斯加军队为主,加上土耳其、保加利亚的部分军队以及中亚和东俄东乌等前苏联国家提供的少部分军队。

这个战区主要负责整个中东地区,包括波斯湾,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严格来说,这里的英美军队实力不算太强了,而阿拉斯加却可以同时集中北高加索军区和地中海联指及部分乌拉尔军区的主力部队,兵力可达百万之众,所以这里的作战任务并不算太重。

不过考虑到相邻的缅印战区作战任务会很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所以中东战区在未来可能还会协助缅印战区作战。

中东战区的总司令原本是任命的老帅吉姆·梅森,不过梅森以自己年纪太大,精力有限,加之高加索地区还有前苏联国家需要兼顾,为免发生意为由,他坚持自己仍然坐镇北高加索为战区负责一些后勤事务,推荐了地中海最高司令习正保担任这一战区司令。

最后这个建议自然被叶枫所接受,加上地中海的主要战略要地都已经被阿拉斯加夺取,所以叶枫也就此宣布撤消了地中海最高司令部,原最高司令习正保担任中东战区总司令,拥有梅森和顾项鹏这样的将帅,这一战区的指挥力量自然是很强大的,加上这里的任务并不算重,所以相对来说,对这一战区,叶枫也是最放心。

事实上对这一战区,德意等国伸手难及,虽然眼热这里越来越多的石油资源,但现在他们没有过多的兵力也没有能力到这里来分一口肉,所以也只能忍痛让给了阿拉斯加。

但叶枫心里却是有着一个算盘的,这片沙漠之下简直就是埋着数不尽的财富,绝不是现在的任何人可以想像的到的。

就算德意不让,叶枫也会尽一切能力争取,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里同盟国军队不算多,进攻任务不算重,叶枫却集中了近百万军队用于这一战区的原因,就是要速战速决,他不想发生任何意外。而且这里虽然同盟国军队不多,但伊斯兰教势力根深蒂因,民族和宗教矛盾极多,只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拿下这里后稳定住这里的局势。

他可不想前脚打跑了同盟国军队,后脚就陷入了无穷尽的伊斯兰宗教和阿拉伯国家的各种矛盾当中不可自拔。他要快刀斩乱麻,拿下这里后,以绝对实力定下这里的未来大局,不听话的要反抗的他不介意干脆就此抹除。

相比海约国控制三个战区,轴心国独立控制的就只有一个战区,即北非战区。

事实上这个战区还是轴心国自己竭力争取的,原本这里是要成立一个由整个联合国阵营控制的大战区即地中海战区的。

但最终考虑到了德意等国的诉求,加上阿拉斯加想要的地中海主要战略要地已经基本拿下,北非的轴心国势力本就比较强,也没有必要再与德意过分撕破脸去争了,所以地中海战区并没有成立,不过考虑到苏伊士运河的存在,双方在此进行了比较正式的严格划分。

即苏伊士运河以西的埃及地区,加上苏丹以及意大利一直眼热的东北非的苏丹、索马里、吉布提以及本属中北非的乍得、尼日美、马里都属于轴心国控制的北非战区的作战范围。

而苏伊运河以东的埃及西奈半岛则划归了阿拉斯加控制的中东战区。这事实上也就等于划分了未来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即由国际共管,或者说两大阵营共管更恰当。

最后剩下的两个战区则是真正的由联合国这个大阵营共同负责的。当然因为涉及两大阵营的合作,所有事先就出兵力量的多寡而进行了利益的严格划分。共同作战,但利益却是在事先就划分好了,甚至细分到了某个国家。为的就是以免在战时产生纷争,影响了战区内各国军队的团结和合作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失败,进而影响到大局。

这两大战区中第一个就是东南亚战区,事实上这个战区主要由海约国的阿拉斯加和中国军队组成,说是阿中联军更为恰当。但难就难在这里的印度支那没有投入同盟国一方的自由法国,而是仍然在维希法国的控制之中,还有一个很小的葡属东帝汶。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就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主权国家即泰国却不是属于海约国阵营的,而是属于轴心国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