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很快活,皇帝记得自己的名字,这事是天大的荣耀呀!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道:“启禀陛下,有些眉目了,草民们已经作出了样品,正等试验过后,给陛下报喜呢。”
“拿来试试。大伴”杨改革道。
“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王承恩应到。
“快拿李工他们弄出来的纸壳弹。”杨改革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陛下。”
不一会,就有小太监送来了样品。和杨改革以前见到过的鞭炮几乎没有两样,就是稍微大了一些,也是用红纸包裹。乍一看,几乎就会认为这是一挂鞭炮。
“这就是定装的纸壳弹?”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是的。”
“试试看。”
“是,陛下,草民遵命。”说完,李工拿出一个纸壳弹,小心翼翼的撕开纸壳弹的纸封,露出里面的颗粒状火药。李工又说到:“陛下,这就是制好的纸壳弹,用的时候将纸壳弹一头掰掉,然后对准火枪的枪管口,这样火药就可以直接倒入火枪了,可以节约不少手脚……”
“哦?这样啊!那就快试试吧。大伴。”杨改革算是看明白了,用的时候就是把“鞭炮”的一头扯掉,然后把“鞭炮”里的火药倒入火枪枪管里,因为“鞭炮”里的火药是定量的而且是颗粒的,所以,比用火药壶灌火药的速度提高不少。当然和后世那真正的子弹是没法比的。
第34章 进步与不足
“大伴,找几个军士试试,看是不是方便。”杨改革吩咐王承恩。其实,肯定会比原来使用火药壶方便许多,因为每一次的药都是定装好了的,省去了一时大意,装多装少的情况。这种事,在战场那种残酷的环境里,是极易发生的。所以,定装火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进步了。
几声枪响过后,一小会。王承恩回来就禀报:“启禀陛下,军士说,有了这定装的火药,的却是方便许多,也放心许多,说不用担心在战场上装错药了。”
“嗯,这就好。这就好。”实打实的进步。杨改革也称赞几句。
“启禀陛下,是的。每一个纸壳里面都有定装好的火药。用的时候直接倒入枪管内就行,比原来用火药壶的要方便快捷不少。还有,由于这些东西不安全,所以,草民建议,应该用牛皮制成的袋子,专门来放这些弹药,以来防止出现意外,也可以防止雨水的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