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的杨改革,脸色从刚才的不善变成了和蔼,道:“那既然如此,那就把那些西洋教士都招进京吧,孙元化也即刻进京。”杨改革下了命令了。

……

造船的人是有了,但是这训练的人,还没着落,杨改革又道:“这造船的人是有了,可是,这训练驾船出海的人呢?两位师傅,可有什么人举荐的?”

杨改革把希望,再一次寄托在了两位师傅身上。

徐光启没有辜负崇祯帝杨改革的厚望,立刻接过话头,道:“启禀陛下,这西洋教士之中,就有专门训练水师的,想西洋人飘洋过海几万里来到我大明,想必,对驾船也是有心得的,陛下要环球航行,这路途比从西洋过来更加的遥远,何不看看这西洋人有何诀窍之处呢?想必会有借鉴之处的。”

徐光启大胆的推荐了西洋教士来训练海军。

¥…………杨改革心中可是五味杂陈。难道自己也用西洋人做海军教官?难道这大明朝就没有了可以训练海军的人才?难道真的要等到郑芝龙招安?可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惊动”朝堂?再一个,郑芝龙一家子,也就在南洋混一混,说到远洋航行,在明末,还是西洋人玩得更加转。

又一想,徐光启没说错,别人飘扬过海几万里来大明,显然是有点本事和能力的。别人在求上进,在进步,自己停滞不前,技不如人,怪得了谁?

第115章 东西并用

想通了的杨改革再也不为什么西洋人要不要得而烦恼了,谁厉害,谁就上,没本事的,都给我靠边站,捣蛋、拉后腿的,有多远踹多远。

又一想,这西洋的传教士,貌似比郑芝龙更加的好控制,他们传教士远渡重洋几万里,无亲无靠的,自己作为这东方帝国的皇帝,给他们招招手,他们还不屁颠颠的跑过来给自己卖命。自己有过亿的人口基数,难道还怕他们西化了自己不成?这个时候,东方帝国还是西方人向往的天堂之地。

西洋船就西洋船,只要能航海,能打仗,那就是好船,不见得一定就要造宝船,话说这: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不用怕。也不用恼火。该来的就来,该上的就上。

“好!即刻召这些西洋教士进京,待朕考察过之后,如果确实有才能,即刻重用,帮朕训练出海海员。”杨改革大叫一声好,然后下了这道命令。

暖阁内的众人,都被皇帝这一声大吼震的耳朵发麻。不知道皇帝发的哪门子疯,好好的大叫大吼,又不敢用手掏耳朵,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