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连忙谢恩。

“遵命,陛下。”王承恩带着太医去休息去了。

杨改革又见孙承宗也是两鬓斑白,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才想起,自己的左右臂膀,年纪真的是太大了。道:“孙师傅,你也要注意身体啊!你和徐师傅,朕是依为臂膀啊!现在徐师傅累得吐血,朕就全靠孙师傅了。”

“臣谢陛下的关怀,臣都是快入土的人了,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也没有什么,不用太在乎,子先他……唉,这件事,子先实在受太多的委屈了,如果不是群臣逼迫太急,子先他也不会如此的……,也不会如此的……”孙承宗身体比徐光启硬朗得多,也看开得多,也不是这件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这件事,对孙承宗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只是同为帝师,多了许多感概罢了,也为徐光启担心,鸣不平。

杨改革已经逐渐的平复下来,下了决心,要为徐光启讨一个公道,要杀一杀这批猪一般队友的气焰。杨改革对这群猪一样的队友,已经受够了。

“此事,朕会给徐师傅一个交代的,盐课一事,他们不说也就罢了,朕也没心思和那些人纠缠,既然他们如此下作,还恬不知耻,反以为荣,那朕就只好和他们斗上一斗了。”杨改革下了决心,要把这盐课,作为和明朝精英的战场,好好的斗上一斗,本来是不打算在这件事上扯皮的杨改革,终于下定决心,要在这件事上,下狠手,下杀手了。自己这个穿越者,还有百度帮忙,怕他们干嘛?大不了鱼死网破,自己往南京搬家,难道历史还能比这个更坏吗?

杨改革盘算着,自己有百度,还有金手指,还可以晒盐,还有锦衣卫,既然你们这些精英拿盐课说事,自己就给你们来个釜底抽薪,叫你们一无所有。

孙承宗一听皇帝要在盐课的事上和群臣争斗,担心皇帝弄不过那些官僚,道:“陛下乃万钧至尊之体,还是不要和小人一般见识,待臣想个稳妥的法子,或许,每年可以从盐商和小人之手,多拿二三百万两银子。”

孙承宗虽然主要精力在军事上,但是对内政,也是精通,有研究的,说到盐课,这件事,确实是那些盐商和贪官们作过头了,私盐的事不说,本该一千余万两的盐课,居然只交一百万两,还是大力催收的结果,这叫皇帝如何咽得下这口气,这国家,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孙承宗准备想点办法,从盐商和贪官嘴里,扒点食出来。

杨改革冷笑道:“嘿嘿嘿,这件事,孙师傅就不要管了,朕已经有了主意了,朕要这些该死的盐商和那些贪婪的小人知道,朕不是好惹的,朕要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杨改革已经有了对付盐商、盐耗子的办法了,要在这件事上,打盐商们一个永不翻身。干翻这群国家的蛀虫,历史的罪人。

孙承宗见皇帝一脸的冷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皇帝终究是皇帝,自己虽然是帝师,但是也不好过多的干涉皇帝,皇帝是一位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是一位很聪明的皇帝,既然他已经从打击中走了出来,斗志满满做事,自己来的目标,也就算是达到了。

第133章 谋

已经恢复过来的杨改革,又恢复了二十一世纪上班时候的准点,每天踩着点上班,下班,每天晚上梦回百度,搜索怎么晒盐的,搜索怎么对付盐商,盐耗子,准备和盐商来个鱼死网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那群猪,贪污银子也就算了,自己也就忍了,贪污了还不算,还拿出来显摆,教育自己要用猪一般的智商来思考问题,杨改革忍无可忍。

对付盐商,插手盐业,把“盐税”彻底的收上来,还是需要谋略,需要方法,需要布局,杨改革相信,自己即使弄些私盐去卖,每年也不止一百万两银子的收入,所以再怎么弄,也比这种结果强。

乾清宫里,杨改革正在努力的办公,批阅奏本,小太监负责读奏本,杨改革觉得有点印象的,就叫人留下来仔细的过目一下,没有什么印象的,丢给内阁,内阁决定不了的,看情况,可或者否,奏本很快就弄完了。反正这些事,不管结果如何,影响好坏,不会比原来历史上那个崇祯更坏,杨改革心安理得的迅速批阅完这些天积累下来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