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杨改革不得不咳嗽几下,提醒一下自己的几位嫡系。

孙承宗,徐光启,毕自严几个人才如梦初醒,这该死的,被皇帝说的东西搞到如此失态,实在是不应该,这么多年的涵养功夫,算是白练了。

几个人,又连忙一起给皇帝赔罪,不该在君前如此失态。

杨改革无语,也许自己说的东西确实有点吓人,自己花钱的态度有点变态吧。

孙承宗,徐光启,两个人对皇帝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皇帝不一般啊!不动声色的就弄了这样多钱,不动声色的又花掉这样多钱,实在是不一般,大明朝的皇帝,要说花钱手撒,估计,这位得占个头名。

毕自严整个人都傻了,四五百万两银子,加上原本内帑剩下的,这钱,加起来,够大明朝两年的岁入了,这,还不够花?这……毕自严自持对银钱,数字还是比较在行,比较敏感的,每年经手的银子也是海量,但是听了皇帝的收入和支出,才觉得,自己那点本事和见识,和皇帝比起来,还不够看啊!自己还得向皇帝学习,当然,如果能给皇帝理财,每年看着上千万两的银钱从自己手中过,那也不是一种享受啊!

对于皇帝刚才的“变态”说辞,孙承宗,徐光启,毕自严几个人,都装作没听见,这纯属皇帝的家事,还是不要过问的好,皇帝既然说皇帝家也没有余粮,那就得另外想办法。

第21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平台里。

君臣几个,都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今天说的内容,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搞得君臣都很尴尬。

皇帝没钱,却想重印宝钞,还想对宝钞及时兑付,搞储备银,这个,让几位大臣有点为难,这件事,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君臣都这样傻傻的望着对方,孙承宗实在是被皇帝看得莫奈何了,道:“敢问陛下,陛下到底能拿出多少银子做储备银啊?按照陛下所想,一份银子发行两份宝钞,如果陛下银钱不多,可以多发行一点,一份银子发行三分宝钞也是可行的。”孙承宗看不下去了,这皇帝哭穷,也没办法,只好教皇帝往宝钞里面注水。

“……孙师傅,朕这里,怕最多能出,一……五十万两左右吧,不……把李若涟放贷的钱算进去,一百万两,怕是不会少的……”杨改革把自己的家产算了又算,终于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数字,本来想说一百万两,发觉自己的内帑所剩不多,于是又说五十万两,想起李若涟的钱庄如果改成银行,这李若涟那里又可以多出很多银子搞储备银,算起来,一百万两应该是有的。

呼!……听到皇帝说有一百万两银子做储备银,几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这皇帝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搞储备银,这个,算起来,也是不少了,这已经很大方了,以前可都是白条子啊!

“启禀陛下,如果有上百万两银子做储备银,放在那里不动,臣敢担保,发行两三倍的宝钞,一点问题没有。”孙承宗见皇帝居然有一百万两银子拿出来搞储备银,要是这样,这可以看成皇帝相当的有诚意了,要知道,这大明朝的岁入,少的时候,才二百来万两呢,拿出大明朝一年半数的岁入来做储备银,兑付宝钞,不得不说,皇帝是尽了力了,这稍微注点水什么的,孙承宗觉得没有什么。

“……是啊!陛下,如果有一百万两银子做储备银,发行宝钞,一定没有问题的。”徐光启也松了口气,这笔巨款如果用来做储备银,那这宝钞真的算得上一个宝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