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出题。”樊维城应声答应道。
“三加二减五,等于多少?”杨改革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得零,陛下,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樊维城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呵呵,不错,三个七得多少?”杨改革又问道。
“三七二十一,陛下……”樊维城高兴的回答道,皇帝出的这些题目,当真是简单。
“呵呵,不错……”杨改革来明朝这样久,倒是把本来就所剩无几的数学给忘了个七七七八八,一时间也就能出几个这样的题目了事,好歹也算是考试了一回。杨改革汗颜,看来,这个世界有着同化自己的功能,自己才来明朝几天?以前学的东西,好多都不记得了。
“谢陛下夸奖。”樊维城很高兴。
杨改革郁闷了一回,自己的事还没办呢,自己还准备影响这个世界呢,没料到这个世界,倒是先影响起自己来了,怎么以前学的那些知识,愈发的模糊起来了。
“樊维城,今日,朕召你来,是想问你,你对邸报有了解吗?”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臣对邸报也了解一些,邸报乃是地方各官府、士人接触上听的途径,有了邸报,朝廷的决策,任命等才可以使地方知晓……”作为一个官员,并且当个知县的官员,樊维城对邸报是一点不陌生。
“好,那朕问你,管理邸报的机构叫什么?”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乃通政司。”樊维城答到。
“嗯,你知道就好,那你可知道,邸报的数量有多大?”杨改革继续问道。
“回陛下,邸报一般为手抄,如此速度最快,有些则需要雕刻印版的去印刷,再编册成报,数量,是相当大的,京师以及各地省、府都有不少依靠抄报获利的人……”樊维城又把自己知道的说了。
“很好,邸报的重要性,你明白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邸报乃是上传下达之所,其中很多涉及朝廷机密,所以,传抄之时,需要慎重,那些不能发,那些可以发,那些需要删减,都需要一一校正,否则把不该发的报抄了出去,祸害无穷……”明朝的邸报相当的发达,里面除了有皇帝的圣旨,还有大臣的奏疏,朝廷的决策,任命等等大事,还有官僚们写的对某事的看法,或者就某事的议论,甚至,某些地方的奇人奇事,也都列在里面,和后世的报纸,没有什么区别。(活字印刷的报纸,如今能确定的是崇祯十年出现,所以说,明朝的邸报相当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