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愿意就好,其他的朕也不多说,天下驿递配备马车的事,卿家可以慢慢筹划,可以一步一步来,但是,有两件事,卿家必须立刻去做,第一,从京师到通州的公共马车,必须立刻通行,先弄他个十来辆大马车试试,如果生意好做,再加;第二,这京师内的公共马车,也必须立刻开通,这琉璃斋更是天下人进京必到的地方,公共马车当以琉璃斋为中心,朕想,这生意肯定会很好的。就这样吧,卿家立刻着手开始做这两件事,边做边总结经验,并且形成制度,如果找到了门路,就立刻开始开辟新的线路,赚更多的钱,至于别人说你,你就说,天下驿递乃是拯救灾民的大事……为天下灾民,受点委屈算什么?”杨改革又半强迫,半忽悠的道。
“回陛下,臣明白……”刘懋心里可不是滋味,也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本钱,自己不干,想干的人一大堆,如今谁不想靠上帝党?只盼着,那个什么“赈灾”能多遮遮丑。
“好!那到通州的公共马车,你先问问,现在到通州要多少文钱,依靠新式马车的载重量,应该很有优势,至于城内的交通,就暂且定在一文钱,一文钱,包从城东到城西……”杨改革又说道。
“回陛下,臣明白……”刘懋答应道,心里却在嘀咕,一文钱?这还怎么赚钱啊?还不亏死?
第521章 橡胶在那里?
看着虽然答应了,却有些不情愿的刘懋。杨改革动起了心思。
“刘卿家办到通州的交通,办这京城的公共交通,需亲历亲为,需统计出,每天每辆车坐过多少人,每天收了多少钱,从早到晚,那个时段的人多,要的马车多,那个时候人少,需要马车的少,必须要将每一天、每一趟都详记下来,逐日的汇总,到旬,到月,然后合算每趟下来又要多少本钱,每趟又需要多少钱才可以维持,每月每辆马车又能赚多少……”杨改革见刘懋有些不情愿,很快就想到了整治这个人的办法,立刻口述出来。
“……另外,这一辆公共马车到底坐多少人最为合适,包括座椅又怎么安放,什么样的座椅坐着又适合长途运输,包括一辆马车到底是一匹马拉就行了,还是要用两匹马才行,包括马车一天能走多远,到底是走一百里,还是二百里,包括,道路对马车的影响有多大,要让马车好走,道路又需要做哪些改进,包括这邮政马车的出发起始地点和达到地点的设置,中途马车和人员在那个地方歇脚,这些……,卿家都得用心,最好是能亲历亲为,将最详细的数据记录在案,以备朕查询,他日朝廷制定政策,也就要靠卿家提供的这些数据了,如果翔实可靠,自然是卿家的功劳,如果是胡乱的乱写一气,导致朝廷政策出现偏差,这后果,自然不用朕说……”杨改革很快就想到了整治这个刘懋的店子,那就是点名要他亲历亲为。
“……回陛下,臣……”刘懋已经快晕死了,这样多的东西,他记都记不下来,在心里呜咽了几下,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臣明白……”刘懋知道,要是自己再有任何犹豫,再有任何什么不情愿或者异样的情绪表露出来,皇帝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损招”对付自己。
看着一脸“坚毅”的刘懋,杨改革笑了,想当帝党,可没那么容易,特别是相当有出息的帝党,那更得是能做事的,如果是个嘴炮,是个只想捞好处的,怕这怕哪,挑三拣四的,那还是有多远滚多远,自己可不稀罕这样的人,这个刘懋如今也算是改了命运了,算是参与到自己的“核心”领域了,逐渐的在向核心帝党进化,自然得给他加大压力,不好好的磨砺一番,是成不了材的。越是自己核心的人物,越是涉及到核心的东西,这挑选的人员,就必须慎重。
“好了,这天色也不早了,朕就不留你了,朕说的这些,你尽快去办吧,马车场那边,朕会吩咐他们配合你的,你的要求,他们会及时改进的,务必把这件事做好。”杨改革下了逐客令。
“臣领旨!”刘懋当真是“坚强”了起来,“坚毅”的回答道,丝毫没有露出一丁点的不情愿,为难或者其他等等情绪。
看着刘懋“坚定”的走了出去,杨改革想了想,又对王承恩道:“大伴,你去送一送刘懋,朕给他的压力有些大,希望他能承受这样的压力,跟他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朕对他的要求就是,凡事,他都得上第一线,如果他能亲自上马车记录和参与这个事,朕会对他另眼相看的,如果他想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这些就是少不了的过程,如何选择,就看他自己……”杨改革想了想,把磨砺人的砝码又加了不少上去。
“奴婢遵命……”王承恩也一直在旁边看着皇帝“整”刘懋这家伙,想着这家伙不过是稍露了些不情愿的面色,就给皇帝“整”成这样,着实好笑,人都走了,皇帝还不放过,整得还厉害些,心里都笑到不行,不过,也知道,也是这个人的大造化,如果这次做的事入了皇帝的法眼,日后的成就当不可限量,而不是当十余年的七品官。
王承恩憋着笑,出了乾清宫,去追刘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