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点,其中有两点都是说要一个得力的人,要一个得力的,能深入中原去办这件事的人,这个人不仅要知晓这个计划,还要能和夷人打交道,能分辨夷人的真伪、好坏,更要对明廷内部极为熟悉,更是要有能力去挑拨明廷,那么,一般人肯定无法胜任这个角色,黄台吉在脑海里把适合这个要求的人一一的过了一遍,没有一个适合的,又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范文程,似乎只有范文程满足所有的条件。

黄台吉看向范文程的目光,不一样了,以范文程的聪明,和夷人打交道,难不倒他,分辨夷人会不会铸炮,更难不倒他,范文程更是对明廷内部的运作熟悉的不得了,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更是这个计划的发起人,所有的要求都符合……

范文程把脑袋低得很低。

黄台吉的目光,则是充满了疑惑,眼神漂浮不定,目光不断的在范文程的脸上巡视。

“……呵呵呵……”难以言喻的压抑,沉默一阵子之后,黄台吉忽然笑了起来。

“……非是本汗信不过宪斗,只是,本汗更需要宪斗在身边谋划,且去明朝,也必定是凶险重重,本汗也不希望宪斗冒险,虽然此策如果成功,定能解我大金之危,可本汗觉得,依旧不能和一个宪斗相比较,如果要在宪斗和此策之间选一个,本汗肯定是要选宪斗的……”黄台吉“微笑”着解释道。

“文程谢大汗看重,文程诚惶诚恐!”范文程一直低着脑袋,连忙说道。

“……嗯,此策也算是好计策,本汗也不会放弃,会派人去的,还需宪斗为本汗把关……”黄台吉“微笑”着说道。

“喳!……”范文程低声答应道。

原本有些压抑和阴沉的气氛,更加的压抑,更加的显得阴沉。

……

三岔河。

海上。

一艘巨大的战舰之上,几个人围坐在一个沙盘面前,似乎在商议着什么,这几个人,正是孙承宗,秦良玉,满桂,毛文龙等几人。

“阁老,鞑子已经蜷缩在那里数日了,也不见鞑子有任何动静,不知道鞑子打的是什么主意。”秦良玉首先就把情况说了一遍,鞑子到三岔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修整,也早就修正过了,可现在却没一点动静,很是奇怪。

“阁老,依末将看,是鞑子怕了咱们的军阵,没有好办法,来了也是送死,肯定不敢贸然上前,怕此时,鞑子正在头疼呢……”满桂也大大咧咧的说道,他给孙承宗做过中军,孙承宗是他的老上级了,对他关照有加,故此,在孙承宗面前,满桂也不是很拘谨,倒是有事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