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当然是好事,教书育人,一直是先祖的教诲。”孔胤植连忙说道,这个是孔圣人的基本观念,是如论如何,也不可以否认的,孔胤植一口就答出来了。
“那卿家觉得,读书的人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杨改革脑筋急转弯,又问道。
“这……自然……”孔胤植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就是他为难的问题,如今皇帝又拿来问他了。按理说,应该很肯定的回答是好事,可实际,读书的人越多,这给读书人的好处就自然越来越薄,如果天下人都读书,那给读书人的好处咋办?那特权又咋办?都读书了,凭什么又看不起其他几民?等等问题……
“……回禀陛下,臣愚钝……,还请陛下开解。”衍圣公孔胤植只能低着脑袋向皇帝求教。
“嗯,这个对错暂且不论,卿家可考虑过一个读书人需要多少人供养的问题?”杨改革继续忽悠。
“回禀陛下,臣参研的不甚详细,不过,我朝向来有依靠家中几亩薄田供养读书而成为朝廷大员的事,想来应该不需要太多人供养,臣觉得,供养一人读书,大概有得几亩薄田也就差不多了。”孔胤植想了想说道。
“具体几亩?”杨改革问道。
“这……”孔胤植又答不上来了。
“朕也听说过,往往有一村,一族之人供一人读书,期望读书有成之后能庇护全村全族的,卿家可听说过此事?”杨改革道。
“回禀陛下,听说过。”孔胤植连忙答应道。
“嗯,卿家说的几亩薄田,朕说的一村,一族之人供养读书人的事,实则,就是想说明,读书的事,还和一个东西有关,理解了这个东西,才能更好的理解读书教育的事……”杨改革算是漫天的忽悠了。
“回禀陛下,臣不解,还请陛下解惑。”孔胤植诚心的问道。
“这个东西,卿家可以理解为供养力……”杨改革想了想,继续自己的忽悠。
“供养力?陛下,敢问何为供养力?”孔胤植如同爱问的小学生一般,继续问道。
“这供养力嘛,就是刚才卿家说的,几亩薄田供养一个人读书的事,也是朕说的,一村,一族之人供养人读书的事,……说得简单一点,读书人自己并不种田,那吃的又从何而来?所以说,这供养力,就是指,几个农人种田能养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或者几亩田,几亩地能养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考虑清楚了这个问题,相信卿家必定能翻然大悟的……”杨改革继续忽悠了,这说的还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不过此时,显然不能用生产力来教育孔胤植。
“啊!……”孔胤植啊出了声,皇帝给的解释,实在有点新奇,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确实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