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向外扩张,不断的把军屯向外移,不断的占领地盘,生养更多的人。
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的潮流。
历史的潮流是什么?就是殖民,是扩张,是争夺土地、资源,是工业化。要争夺土地,要扩张,要抢地盘,自然得靠自己人,谁是自己人?这个自然不用说了。资产阶级和工业化,实际就是一个抢夺资源,开辟工业品倾销地的一个过程,无疑,军屯是最适合资本主义工业化之路的。
杨改革的目的很简单,开军屯,占地盘,以地养人,以人养地。其他的什么都是废话。
而这个边军系统,无疑是最先需要改革、释放压力、释放军屯原本威力的。
第694章 一小步
杨改革听了陈于廷的话,没有立刻否定陈于廷的话,想了想,道:“卿家说得也有道理,这一两百年的积累,确实不能就这样丢掉了……”
皇帝开口赞成自己的意见,陈于廷眉目弯了起来。
“……不过,朕也觉得,首辅说得没错,如果沃儿都司这个地方不占领,始终是个麻烦,想我大明两百年,为了防备蒙古人,费了多少精力?吃了多少苦?如今好不容易一举瓦解了蒙古人,取得了这个地方,再把这个地方拱手让回给蒙古人,朕觉得,实在是在给自己找麻烦,这些蒙古人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日后肯定又要找我大明的麻烦,什么叩响,什么打草谷什么的,如今朕在位,倒是不用怕这些蒙古人,可日后又难免形式逆转,所以,朕觉得,设置卫所、军堡也是有道理的,从根子上杜绝了让蒙古人休养生息的可能……”杨改革说道。杨改革肯定是赞成不轻易废弃军屯卫所制的,当然,也绝不会让打下的土地白白的又送给别人,如今的抗旱高产作物,除了番薯,还有土豆,玉米等等,随着这些东西的逐渐推广,可养人的土地会越来越多,能占的地盘,杨改革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陈于廷眉目又弯了回来,皇帝不仅赞同他的,也似乎赞同首辅的……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
“韩卿家,你说说吧。”杨改革见群臣犹豫,又问韩爌。
“回禀陛下,臣以为,陕西三边的卫所,不可轻废,但,沃儿都司那个地方,也不该轻弃……”韩爌想了想,说道。
“哦,卿家说说为什么吧。”杨改革道。杨改革和韩爌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杨改革又没有把韩爌完全的接纳进帝党,还不完全属于自己人。但,杨改革又支持和赞成,甚至扶植韩爌这一系的人,杨改革并没有让朝廷成为铁板一块的打算。
韩爌也知趣的很好的配合皇帝,并不是唯皇命是从,甚至某些事上,和皇帝有着相悖的动作,但又和皇帝保持着一定的一致,在某些事上,韩爌是不会偏离皇帝的方向的,实在是奇妙得很。韩爌倒是把这个“持中”二字,做到了最足,演绎得淋漓尽致。
“回禀陛下,陕西三边的军堡卫所且不说,仅仅就沃儿都司而言,臣以为,此时我朝和东虏决战,胜负未分,而蒙古右翼又是东虏的得力帮手,如放蒙古人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其实是在帮东虏恢复实力,臣以为,且不管兵费的多少,一切当以彻底的困死和解决东虏为先,故此,臣以为,东虏未灭之前,谈放弃沃儿都司,实在是不明智……”韩爌表达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