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伴啊!还有其他事吗?”杨改革已经数日没有出宫了,也没见到实际的情况,总之是不信的,让王承恩说另外的事。杨改革一直就是想力挽狂来,救大明于既倒,不让华夏沉沦,也顺便不让自己的小命丢掉,可从来没想过要老百姓的这么多的感恩,猛然一听这事,杨改革很是不信,甚至感觉到了一些羞愧。
“陛下,这是真的,奴婢没说谎……,陛下若是不信,可每天派人到正阳门外和皇城根去守着,保准能遇到很多,陛下,奴婢真的没说假话……”王承恩连忙解释。王承恩知道皇帝不喜欢说废话,也不喜欢别人拍他马屁,也不喜欢别人说假话,见皇帝不信,王承恩立刻保证。
“……”杨改革憋了一阵,这事如果是真的,那说明老百姓太善良了,一点点的恩惠,就可以换来如此虔诚的感激,杨改革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想了一阵,笑道:“……若是大伴说徐师傅有这种待遇,朕还信,若是说朕有这待遇,朕不信,朕这个皇帝,当得有多难,大伴还不知道,就别来诳朕了,哈哈哈……”杨改革笑道,即便是真的,杨改革也一时不敢承认,臊得慌。
“陛下,奴婢说的是真的……”王承恩又连忙真诚的说道。奈何皇帝不信,王承恩也无可奈何,王承恩也只能叹气,这事,他思量了几天了,都没敢告诉皇帝,就怕皇帝不信,现在说出来,皇帝果然是不信……
“算了,此事就不说了,说别的吧……”杨改革打断了,杨改革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这件事即便是真的,杨改革也觉得没什么成就感,有的就只有心酸,害臊和出自内心深处的恐惧,自己能穿越而来,未必就不会忽然消失而去,给了这些老百姓这样大的希望,又转眼毁灭他们的希望,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事了,杨改革从心底里感到了恐惧。只期盼着时间能越快越好,在自己还能掌控这个帝国的时候让更多的老百姓走出死亡的深渊。
“……是,陛下,今日还有的事,就是韩阁老上了修建天津港到通州油渣路的奏本,朝中有不少人反对,此事可能在今日的小朝议上有争论,陛下……”王承恩提醒道。
“哦,是吗?”杨改革喃喃的道,让韩爌修建天津到通州的油渣路,是自己的授意,早先韩爌就提到过,几十万靠漕运吃饭的可能会阻挠此事,运河沿岸,靠着运河吃饭的人也会反对,杨改革也是知道的,所以,也一直没有提这件事,即便是提,也是让韩爌打头阵,没有自己上阵的意思,想这件事有帝党的支持,又有韩爌的参与,阻力应该不大,没想到,实际真正的运作此事的时候,还是有这相当的阻力,此事,居然还会拿到哦小朝议上去讨论,足以说明,有相当的阻力了。
“回陛下,是的,不过,想有陛下的支持,韩阁老应该能做下此事的,陛下倒是不必太过担心……”王承恩又道。说得也是实话,这个事,虽然阻力不小,可赞成的人也不少,帝党就不用说,韩爌那一系的人马,也是支持的,有了这两股势力支持,就没有朝廷做不成的事。
“嗯,此事朕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吗?”杨改革心里已经有数了,这事自己早有安排,倒是不用他出现意外。
“回禀陛下,若是说还有什么事,那就是各地报上来的灾情了,北方诸省,有更多的地方遭灾,陛下,今年的旱情,远超去年……”王承恩也忧虑的道,今年的旱情,来势汹汹,其凶险程度,甚至超过了崇祯元年,而不是只超过了去年。
“哦,这个啊!朕知道了……”杨改革道了句。然后自己理理衣裳,看着似乎已经穿戴整齐了,杨改革决定去上班。
……
文华殿。
如今的早朝,也就是大朝会已经成了形式,已经基本上不讨论事情了,基本就是走个流程,然后就散会,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重要的事,都是在小朝会上商议的,小事情,内阁,皇帝自己就处理了。
杨改革到了文华殿,接受了朝臣们的叩拜,这才开始商议事情。
“诸位卿家,今日有什么事要议吗?”杨改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