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很郁闷,随着自己动作越来越大,这历史的走向也就愈加的模糊,很多一开始很有效的东西到现在越来越没效了,很多东西,还得再想起他办法。

还得想起他的办法移民才行,不然,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可就要了工业化的命了,自己可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行。

当然,自己也不能强硬的把老百姓如何如何,也不能强硬的驱赶老百姓进城,余下的,就是各种软手段了。

杨改革哀叹一声,这每一个进城的老百姓都是钱啊!

杨改革又是一声哀叹,自己还得让老百姓觉得进城是件好事,是件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哀叹过后,杨改革又打起精神,这种结果,自己也早有预料,也早有应对的手段,也不是手足无措。

再看看手上的邸报,这邸报上报道着,国子监的学生和一些非国子监的学子打起来了,两拨人分别聚集了数百人群,场面可以说是壮观。至于为什么打起来,其实,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一直以来,杨改革就在用各种手段撕裂儒家,撕裂这个社会,撕裂着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以及伦理道德,以及由伦理道德衍生的各种规则。以前都是自己在极力的压制着,不过显然,这种压制终究是有压制不住的那一天。终究有一天,这其中的矛盾会爆发出来。

昨日一打架杨改革就接到了消息,但是,却是吩咐锦衣卫,暗中维持秩序,让那两拨人打个痛快,别打残了就行,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让越多人知道这件事越好,撕裂儒家和这个时代,以及这个社会的思想伦理道德,正是需要这种越闹越大的事,没有这些事,明朝始终是一潭死水。

皇帝放话了让两边打个痛快,自然的,这两边就打得很痛快,也没人出来阻止,锦衣卫,各个衙门都是让这两拨人尽情的k,当然,这些都还是些读书人,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打架和街头混混流氓打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激烈,可这烈度实在不咋样,打得热闹,却多是受轻伤,倒不似流氓混混打架满地的血。

昨天打架,今天的头条就出来了,这也是杨改革有意的,既然要闹大,既然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参与进来,那能少得了邸报吗?

显然的,撕裂儒家,撕裂这个时代,撕裂这个时代的伦理道德,以及主流意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矛盾的爆发,正是体现之一。

杨改革放下刚才有些沉重的思绪,对着邸报微微的发笑,看来,还有必要再追加今年下半年的教育经费,人人读书这一手,确实是点中了儒家的死穴了,可以说是让儒家痛并着快乐死去活来。

在教育上投入的越多,对儒家的伤害也就越大,儒家对这件事也就越无法自圆其说,就会有越多的人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寻求改变……,而教育经费又多偏向城镇,无疑的,对于自己拉大城乡差别有很大的好处。

想到最后,杨改革倒是微微的笑了起来。

“陛下,大臣们都在等陛下了……”王承恩见皇帝一个人出神的厉害,出言提醒道,昨日里国子监的学生,士子们打架,整个北京城的人都跑去看热闹,这事实在是闹得够大,今日的邸报又是头版头条,这下可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