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69 字 2022-11-12

李显脸色一沉,问道:“王卿,你说得是谁?”

王画没有直接回答,又说道:“陛下,京畿繁华之地,固是重要,可也是众目睽睽。太子一事之后,陛下重视了羽林禁卫,应当平安无事。但如果外放,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贬职,可对一些人来说,是龙入青云,鱼跃深渊。就象臣不才,到了钦州,那是什么地方,陛下可以回答臣吗?”

李显虽然沉重,可听到王画有些骄傲的话后,笑了起来,说:“那是偏远的蛮夷之地。”

“不错,是偏远的蛮夷之地。就是宁家治理多年,臣当初到了钦州城后,看到州城,也是目不忍睹,连手下的人都为之一呆。但一年后是什么样子?这是因为偏远,远离朝廷,臣可以放手而为。如果放在京城呢?臣那么多逾制的事,我相信即使臣有勇气去做,也会有许多大臣进谏。最后考虑陛下的意见,臣只能放弃。但臣永远只是臣,不是宗室弟子,就是臣有谋反的心思,也没有号召力。如果换作一个有能力的宗室弟子呢?”

这回终于听明白了,王画直指李旦的几个儿子,不过还没有指出那一个儿子。

这时候王画又岔开话题,再次问道:“陛下,相不相信臣的眼力?”

李显点了一下头。

王画在血字营用的将士,那是证明了他对武将的眼力,就是在朝堂中推许大宋、张嘉贞等少数大臣,以及在滑州赈灾时,除了朝廷塞进去的钦差外,他使用的人选,无一不证明了他用人的能力。

不但在用人上面,在用事上面也有眼力,不然不可能看出粮食危机与钱危机。

可正是这个眼力,让李显感到忌惮。还好,王画收敛,有自知之明,主动避让,李显也感到出了大事时离不开王画,因此对王画在忌惮中又带着好感。

“既然陛下相信臣的眼力,恕臣斗胆说上一句。在诸多公主,论智谋心机,太平当数第一。无论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不及十分之一。就是皇后,心机也远远不及。再观世子当中,临淄王才思过人,诗、乐、画、书无一不精,而且胸怀大志。如果是他到了钦州会怎么样?他若有异心,钦州最少有无数百姓可以为他所用。当然钦州太远,不足为虑。可潞州离洛阳长安有多远?”

王画为李隆基下的是褒语,但这个胸怀大志,却是很要命的。

但王画也是说的实情。

正是这一次贬放潞州,李隆基才开始“发迹”。

到了潞州后,李隆基多方延揽人才,收取民心,显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还修了一栋华丽的府第,后面建有一个德风亭,在这里,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这里赏景赋诗、评论国事。谈到唐太宗的赫赫功绩,仰天长叹,似有无限感慨;谈到李显、韦氏,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一顾。当大家谈到各自的抱负时,他却静静地听着,不置一辞。大家问他,又笑而不答。酒到酣处,离席起舞,吟唱起汉高祖的《大风歌》,让大家知道他的志趣不凡。由于他风雅博学,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有识之士都乐于归附。他本身用人就不拘一格,后来的毛仲、李纪德等人,都是在潞州提拨的。

这还不是致命的,在他返京后,带着毛仲等精锐将士悄悄来到京城。然后利用太平公主的力量,以及羽林军中的亲信,一举发难,得以兵变成功。而在兵变过程中,他从潞州带过来的一批人成为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