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倭刀,这是极品的宝刀!”正德打断他的话,兴冲冲地道,他将刀举至与眉相齐,眯着眼看了看刀锋,然后又双手举刀试了试刀的重量,呵呵笑道:“这刀比宫中所藏的倭刀看来更胜几分,日本铸刀术比起以前更加了得了。”

杨凌惊讶地道:“皇上认得这刀?”

正德得意地笑道:“宫中有日本足利义满进贡的六口宝刀,朕时常拿来玩耍的,不过那已是百年前的刀了。”

永乐年间,琉球、日本、暹罗各国使节到大明朝贡,足利义满曾进贡宝刀六口,两年后永乐大帝派郑和统水师十万到达日本,向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同时永乐大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封他为日本国王,足利义满便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并将抓获的倭寇移交大明以表诚意。

杨凌就是知道明朝有过中日联合缉搏海盗的事,才特意准备了这口宝刀,并亲手献给正德,想趁机进言,想不到正德对此事却了如指掌。

杨凌大为惊讶,这一来原先的说词必需重新组织一下了,他正思忖间,正德用指肚轻拭剑刃,欣然道: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杨侍读,这是宋朝欧阳修赞扬倭刀的诗句,那时倭刀就已名声远扬了。倭刀源自唐刀,采用包钢法制造,也就是寻常说的镔铁刀,端的锋利无比,此刀确是一口宝刀,名曰什么?”

不待杨凌回答,他已一翻刀刃,看到柄口两个汉字:“断浪”,不禁笑道:“刀是好刀,不过也忒狂妄了些,切金断玉倒还罢了,岂不闻抽刀断水水更流?断浪?哼哼,断浪!”

杨凌想不到正德对武器这般有兴趣,而且如此了解,他佩服地道:“是,日本浪人大多使用这种利于劈砍的利器,臣在江南,见我大明军武器不如人,战阵上多有不如,以致……如果大明军队人人配带这种锋利的宝刀,倭人必不敢那么猖狂。”

正德听了哈哈笑道:“杨侍读虽然带兵有方,毕竟是秀才出身,哈哈哈……我大明军队人人佩带这种包钢的利刃?不可能,不可能的。”

杨凌见他大笑,不由急道:“有什么不可能?皇上那柄龙泉剑的锋利就不在此刀之下,难道大明就铸不得此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