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看李愔住手,急忙整了整凌乱的衣冠,然后这才一脸正色的说道:“六郎,我知道你一直把九郎当成亲弟弟看,认为他年纪小不懂事,但是你不要忘了,他其实和你是同岁,现在难得有勇气,想要在战场上拼出一番事业来,你这个做兄长的,应该为他高兴才是啊!”
“哼,你说的倒轻巧,要是九弟出了什么事,我还有脸见王叔他们夫妇吗?”无论燕北说什么,李愔也听不进去,虽然他还没见识过冷兵器时代战场的残酷,但凭相像也能知道,以刀枪肉搏是多么的血腥和危险。
“六郎,这你就错了,其实这个问题你大可不必担心!”燕北忽然脸色一整,严肃地说道,“想河间王是什么人,在皇族之中,除了你父皇外,他可是军中第一人,当年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无敌,整个大唐的南方就是他一手平定的,虽然这些年他不再理会军政,但是作为一个将军和父亲,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如此志气,想要在战场上继承他们河间王府的荣耀,你以为他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可是……”
李愔刚想反驳,不过马上却又被燕北打断道:“我知道你怕李永会有危险,可是人家河间王是什么人,从十几岁就在战场上打滚,对于战场上的危险比任何人都清楚,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李永在战场上遇到什么不测,河间王只会为自己的这个儿子感到骄傲,而不会对你有什么怪罪,更何况不是还有宇文兄在前面挡着吗?”
燕北的话十分在理,而且对于李孝恭的心理也把握的很到位,甚至最后还指出来,宇文护可是李永的亲姐夫,而李永也得到了他的首肯,以后就算出什么事,第一个倒霉的也是宇文护,第二个才轮到李愔。
不过李愔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无论燕北说什么,他都是坚决不同意,燕北把宇文护找来,两人一起也没能说服李愔,最后他还是派人去了牛大将军那里,让人把李永给押回来。对于李愔的这个决定,燕北和宇文护虽然表面上叹气,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高句丽的战场那么大,光行军大总管就有两个,其他还有副总管、将军等等无数,而且有许多将领都与河间王有旧,李永可没打算去牛大将军那里。
而就在李愔为了李永的事心烦意乱的时候,长安那边忽然又传来一个让他手足无措的消息,他那位闲不住的皇帝老爹终于和历史上一样,决定御驾新征高句丽,而且刚过完春节就急不可耐的带着两万禁卫向东赶来,可惜这时节黄河封冻,根本行不了船,只能走陆路,因此速度比较慢,不过估计最迟到二月初,大军就会到达高句丽前线。
另外随着这条消息一同到的,还有一道李世民的圣旨,而接到圣旨的李愔却是愁眉苦脸,心中更是对自己的那位皇帝老爹充满了怨念。
第五十五章 高句丽溃兵
对于高句丽来说,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这种冷不但是生理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在这个冬天刚刚临近之时,就发生了渊氏与荣留王火拼的大事,接着大唐军队长驱直入,以横扫千军之势,将整个辽东半岛的高句丽守军打的溃不成军。
现在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高句丽完了,辽东丢失之后,就算唐军不再攻打高句丽,可是高句丽剩下的那点领土都是贫瘠之地,根本养不起太多的军队,而且旁边还有新罗和百济这两头饿狼,随时都可能扑上来咬上两口,因此高句丽的灭亡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定局,区别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至于渊盖苏文那个借天时地利拖垮唐军的计策,则已经完全破产,因为他还是在用以前的眼光在看唐军,可是在李愔的干扰下,大唐的后勤爆发出十分强劲的力量,前线唐军的吃穿都十分有保障,特别是棉衣的发放,让唐军在冰天雪地中,仍然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将酷寒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再加上火药武器的应用,更将攻城战简化成一场游戏,整个辽东除了安市城外,竟然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挡住唐军的脚步,最后还是因为寒冬的关系,这才让唐军自己停下了脚步,使得高句丽有了喘息之机。
虽然大规模的攻势停了下来,不过小规模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停止,这主要是因为之前唐军的攻势太猛,许多地方的高句丽守军只是被打散,并没有彻底肃清。虽然这些高句丽溃军大部分看到形势不对,陆续向唐军投降,但也有些死忠之人,带着小股部队四处袭扰唐军,为了清理这些烦人的跳蚤,唐军不得不派出小股精锐,四下追杀这些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