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看到李愔如此看重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惜君自然也十分高兴。虽说自己生的孩子不是嫡子,但好歹也是李愔的第一个孩子,以后受到的宠爱肯定也要多一些,只要自己将孩子教导好,虽然不指望他继承王位,但凭李愔的人脉,这个孩子长大后无论做什么,肯定都会比别人轻松的多。想到这里,惜君脸上的笑容显得更加的甜蜜。

当然了,从惜君那里离开后,李愔也没忘了安抚一下文心,别看之前文心都表现得很正常,但做为王妃,却不能第一个为李愔生孩子,心中肯定会有些失落,李愔恰到好处的安慰不但可以加深两人的感情,而且还可以减少家中内部矛盾的爆发。

说起来李愔为了让文心和惜君和平相处,着实费了不少的心思,好不容易才让她们接受了彼此,而这也是李愔不愿意现纳姬妾的原因之一,毕竟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内宅变成甄嬛们的战场。

搞定的家中的事后,李愔就和等着他的李治一起进宫,打算先将这惜君怀孕的事告诉杨妃,不过他才刚一进宫,立刻就被李世民身边的小黄门给拦住了,说是陛下有要事找他,无奈之下,李愔只得让李治先去给杨妃报喜,自己则去了李世民那里。不过李愔刚一进两仪殿,立刻感到殿中的气氛有些古怪。

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压之始

今天的两仪殿内,无论文武都来的很齐,文官那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坐在最前面,其他如魏征、萧瑀等人在后,武将那里自然是以李靖为首,不过让李愔奇怪的是,李孝恭竟然也坐在那里,其后就是李绩、程咬金等人。

李愔一进来就发现,殿中的人无论文武,全都是一脸肃穆之色,一个个目不斜视的盯着自己的脚下,好像是在研究一件稀世珍宝一般,连李愔进来都没人抬头看一眼。而坐在上面的李世民,脸色却是铁青泛起几丝潮红,书案前面还扔了一地的奏折,甚至还有被撕过的痕迹,看样子刚才发了好大的火。

虽然知道李世民正在气头上,不过李愔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前,躬身施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沉着脸坐着的李世民看到李愔,脸色这才恢复了几分,点了点头说道:“六郎,你把地上的奏折捡起几本看看吧!”

李愔心中奇怪,不过还是依言从脚下随手捡了几本。话说刚才他还真没有注意,地面上的奏折数量还真不少,大概一算少说也有两三百本。等李愔打开手中的奏折看了看,结果发现这些奏折竟然都是同一天上奏的。

来到大唐也快两年了,李愔的古文水平也上升了不少,这些奏折上的内容他也能大概看懂,将手中的奏折都大概看了一遍后,李愔的嘴角也泛起一丝冷笑。

这些奏折出自不同人之手,而且这些人不但职位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天南地北,可是奏折中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指责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当地的农业,使得当年的粮食大为减产,因此请求朝廷限制工商,对工商业征收重税,否则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恐怕会造成大范围的饥荒等等。

很显然,这就是李愔等候多时的,五姓七望对工商业的正式打压。

不过当李愔看着这满地的奏折,也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心中对于五姓七望的影响力,也终于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大唐不是后世的天朝,官民比极低,全国的有品级的官员加在一起,估计也就只有一万多人,而有资格反奏折送到这里的,数量更加稀少,可是眼前这一地的奏折,就代表着几百名官员受五姓七望的影响,这个比例可是十分惊人的。

看着李愔将奏折看完,李世民这才气呼呼地说道:“六郎,你看看,全国三百多个州,几乎每个州都有人上奏折,向朕诉说工商业的害处,却丝毫不提这两年国库税收增长了数倍,难道他们眼睛都瞎了吗?”

看着气的想杀人的李世民,李愔也深表理解,毕竟身为一代帝王,却看到如此多的官员受另外一股势力的控制,刻意夸大工商业的缺点,却又对工商业的优点闭口不提,这才是让李世民最无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