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而李愔看完这些后,想到杨暕直到去世还不忘支持他在海外的开拓,当下再次悲从中来,眼泪也涌了出来,而旁边的文心看到夫君悲痛的样子,也是走过来轻声安慰,并且掏出手帕为李愔擦拭眼泪。

杨暕的送葬队伍果然如金胜曼分析的那样,乘船顺着黄河而下,第一站就到达了登州,主要是接李愔上船。而且送葬的队伍只在登州住了一夜,第二天就立刻启程。而李愔在见到杨暕的棺椁后,自然免不了再次痛哭一场,然后好生招待送葬的人。

而在为杨暕送葬的队伍里,李愔见到了萧皇后,只是这位一向精神健硕的老人现在却一下子苍老了十数年,身体也十分不好,若不是旁边有南阳公主和杨妃搀扶的话,她可能连路都走不了,不过即便是身体再不好,她却坚持送儿子最后一程。

萧皇后在见到李愔这个最亲近的外孙,总算是打起了一点精神,拉着李愔说一些家常话,可是说着说着,就又说到了杨暕身上,结果引得萧皇后老泪纵横,最后在南阳公主和杨妃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才让萧皇后止住眼泪。

南阳公主杨暕同是萧皇后所生,所以即便她已经是方外之人,但却还是来为兄长送葬。而杨妃与杨暕更是感情深厚,李世民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同意杨妃随同一起来为杨暕送葬。

另外李愔还见到了采儿,只是相比在长安时的活泼,现在的采儿却是精神萎靡,整个人也憔悴的不成样子,连话都少了许多,只是在见到李愔时,才又扑到他怀里大哭了一场。而且李愔听杨妃说,前段时间采儿还大病了一场,这两天才刚好。

除了萧皇后这些女人外,另外萧瑀也在送葬的队伍中,整个队伍的调度全都由他负责,其他还有一些杨氏子孙,比如那位李愔名义上的表哥杨政道,虽然他与杨暕并没有血缘关系,但至少是名义上的子嗣,所以这次也是重孝披身。

本来李愔觉得萧皇后他们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船,再加上萧皇后和采儿的身体都不是很好,所以想让他们在登州多休息两天,可是萧皇后却执意不肯,按她的意思说,是想早点让儿子入土为安,所以并不想在路上耽搁太长的时间。

李愔一看劝不住,只得带着文心随萧皇后一起离开了登州,不过他却将萧皇后她们都请到自己的齐王号上,毕竟这艘船是特制的,不但更加坚固,而且也十分平稳,只要不遇到大风浪,简直就和陆地上差不多,这样也能让萧皇后和采儿感觉好一点。

送葬的队伍之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气氛,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李愔更是不必说,只要没什么事,就和文心一直陪着萧皇后,不过看到采儿闷闷不乐的样子,李愔又不得不负责逗采儿开心,毕竟再这么下去的话,采儿的小身板可吃不消。

采儿和父亲杨暕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深厚无比,所以父亲的去世,对采儿的打击可谓是十分巨大,再加上她又比较早慧,已经懂得生死概念,所以这一路上,几乎再也没有笑过。不过采儿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而且杨暕也去世一个多月了,再加上李愔又会逗小孩子,所以没过几天,总算让采儿脸上恢复了几分开朗,而杨妃她们看到这里也全都放下了心。

船队一路南下,很快就到达了杨州。李恪本来就在离杨州不远的上海,所以他早就在杨州等候了,另外还顺便将杨广的陵墓外围修葺了一下。说起来杨广当初也是被李渊以帝王之礼改葬的,所以这陵墓的规格也是极高,只可惜前隋杨氏人脉凋零,并没有人在此守陵。

李愔他们到达这里后,为杨暕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杨州当地的官员听说是前隋皇子来此下葬,再加上有李恪和李愔以及杨妃随行,自然全都不敢怠慢,派出不少人帮着张罗,有什么要求只需要提出来,他们全都得照办。

杨广陵墓的地宫并没有封死,这本来是为萧皇后留的,毕竟夫妻两人肯定是要合葬在一起的,只是没想到第二个葬进来的竟然是杨暕,而萧皇后在看到丈夫和儿子并排放在一起的棺椁时,更是放声痛哭,连李愔都劝不住,最后还是因为萧皇后年纪大了,身子又差了许多,结果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这下把所有人都吓得不轻,七手八脚地把萧皇后抬回去,请大夫看过之后,好不容易才醒过来。

葬礼结束之后,李愔安排所有人到杨州休息几天,毕竟自从杨暕去世后,所有人都没好好休息过。不过刚在杨州住下的第二天,杨妃就把李愔叫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