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梳洗完毕,现在已经进入夏天,台南的天气又十分炎热,所以哪怕是大早上,李愔等人也都穿的十分单薄,而杨妃和文心等女眷更是穿着艳丽的纱裙,人手还带着一把小伞,十足一副户外运动的打扮。
众人乘着马车一路向北,出了台南城后,又向北走了约十几里地,台南城内外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所以马车的速度很快,而且车中也不觉得颠簸,很快就到了一座巨大的庄园前,这里就是王况和崔玉合作开办的种植园。
崔玉和王况早就在庄园大门前等着,一看到李愔带着这么多人,他们也不吃惊,因为昨天李愔就已经派人通知过他们了。两人上前向萧皇后、杨妃等人见礼过后,又引着众人到厅中休息了一下,然后这才带人进入庄园之中。
这个庄园极大,里面也修着纵横交错的道路,李愔他们想要参观的话,也需要坐马车才行,否则转了几天也转不过来。而李愔骑在马上,笑呵呵的对旁边的王况问道:“王兄,你和崔兄的这座庄园到底有多少啊,又有多少人在园中劳作?”
听到李愔问起这个,马车上的萧皇后等人也从窗子中看向王况。而王况也不愧是世家子弟,在这么多天朝贵胄的注视下,并没有表现出紧张的样子,而是神色淡定的开口道:“殿下,台南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都十分发展种植园,所以我和崔兄联手,在台南一共买下了近十万亩的土地,现在主要是种植甘蔗,至于在这里劳作之人,则有两千南洋奴隶,另外还有上百监工、管事等,都是由汉人充任。”
马车上的萧皇后等人听到王况两人竟然买下了十万亩土地,全都是吓了一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关中地区的一家贵族世家,家中的土地加在一起恐怕还不到十万亩。倒是李愔却不觉得奇,毕竟台湾这里地多人少,土地价格极低,一以崔玉和王况两人的财力,一次买下十万亩还真不算什么。
第三百四十五章 种植园
不过就在这时,萧瑀却皱着眉头问道:“六郎,十万亩的土地,却只有两千人劳作,如此算下来,一人就要负责五十亩,这怎么可能管的过来?”
萧瑀的话问到点子上了,按说一个壮劳力最多只能管七八亩地,哪怕再加上畜上也顶多十几亩,再多可就管不过来了,可是种植园里的奴隶却一人要管五十亩,这显然不合乎常理。
同样骑在马上的崔玉听后却是笑道:“老国公有所不知,这种植园与国内的土地耕种不同,因为种植园内的种植的作物单一,所以一般都是统一劳作,而且在耕种方面,也不像国内的要求那么高,对亩产并不太注重,再加上使用了大量的畜力,以及新式家具的推广,所以种植园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而这也是台湾发展种槙园的原因之一。”
崔玉说得不错,台湾的种植园虽然以甘蔗为主,但也有一些种植园以其他作物为主,比如水稻、茶叶等等,这些作物的各类单一,便于大规模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而这也正是应对台湾人口较少的问题。
萧瑀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这种植园应该就是将粗种之法扩大数倍,一人可以管理的土地也更多,如此虽然会降低亩产量,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土地,总产量还是相当惊人的。”
“老国公英明,这种植园里的耕种的确十分粗疏,奴家一开始也可惜了好长时间,比如一亩明明能产百斤的,现在却只能产八十斤,每亩少二十斤的话,十万亩那可是几十万斤,这可是能让人心疼死。”说话的是一个身着胡服的年轻妇人,也是唯一一个骑马而行的女眷。
听到这个妇人说的幽默,车上的杨妃等人全都掩口而笑。这个妇人的身份十分显赫,她就是那位将崔玉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一个知耻后勇五好青年的崔夫人,也就是程怀亮的亲姐姐,程咬金的亲生女儿。
刚才崔玉和王况在大门前迎接李愔众人时,李愔一眼就看到了这位崔夫人,因为与其他妇人相比,这位崔夫人不但穿着打扮与其他女子不同,另外身上也一股说不出来的英武之气,一看就知道是将门之后,这点倒是和程怀亮兄弟三个十分想象,真不愧是程咬金的女儿。
听到这位崔夫人的话,萧皇后也开口笑道:“紫绡倒是个持家之人,清河崔氏能娶得你这样的媳妇,真是羡煞旁人,幸好你没有什么姐妹,否则光是提亲的话,恐怕会把卢国公府的大门踩塌!”紫绡就是崔夫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