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胡汉和老王、刘头三人都是喝得烂醉如泥,最后王家嫂子一边数落着老王,一边将他搀到后院休息,三娘她弟弟则代父母送客,至于三娘则不好意思再出来,毕竟女孩家脸皮薄。
回到宿舍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胡汉这家伙丝毫没有宿醉的觉悟,反而干劲十足的第一个起床,然后把所有人都拉下来,洗漱干净后吃过早饭就去上工,比平时要早上一个时辰,结果这让李治和竹竿他们是抱怨不已。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恋爱中的男人都是不可理喻的,而且胡汉这小子是想早点完成任务,否则晚上哪有时间去找三娘?
而李治想明白了六哥派自己来的真正用意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完全不一样了,他似乎将自己的太子身份完全给抛到一边,完全将自己融入到现在的角色之中,与胡汉和竹竿他们说说笑笑,偶尔也主动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这也让刘头他们有些惊讶,因为他们发现,今天不但胡汉变的劲头十足,连小九也比平时活泼了许多,也让人感觉更加的容易亲近。
因为有胡汉的带动,李治他们这队人干活的速度很快,下午早早的就把今天的任务量完成,然后胡汉在李治他们戏谑的目光,急匆匆地跑出去了,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去老王那里了,本来胡汉是想直接到老王家里找三娘的,但是刘头却告诉胡汉,他这么直接去老王家里会吓到人家三娘,最好还是从老王那里打开缺口,这几天先到老王店里帮忙,等和老王混熟了,或者老王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到时他再去也不迟。
刘头是过来人,而且这个建议也得到李治他们的赞同,胡汉一想感觉也有道理,所以就急匆匆地跑去讨好自己的未来老丈人了。
李治和竹竿、王三一起吃过晚饭后,竹竿还是和平时一样,从宿舍里拿出厂子里发的课本,准备到工厂里为他们开设的学堂里学习。所谓学堂,其实和外面的学校差不多,只不过里面学习都是些工人,每到旬日的时候,会有一些先生来讲课,平时工人们白天上工,晚上则拿着课本来学堂里自学,遇到什么记不住的,还能向其他人请教。
李治在旬日时去过学堂听课,因为发现这里只是让工人们学习一些常用字和简单的算学,所以去了一次就没再去过,更别说晚上。
不过今天李治却主动要求和竹竿一起去,而平时经常与李治一起呆在宿舍内的王三在看到李治要去,他竟然也主动跟着一起去。其实李治知道,王三应该是六哥派来保护自己的人,毕竟再怎么说,他的身份太过敏感,万一出现个意外的话,六哥可不好向父皇交待,所以才派了一个保护自己。
对此李治也不是很在意,因为他知道王三肯定已经得到六哥的交待,平时不会干涉自己的生活,甚至那天与别人打架时,对方也怎么帮忙,可以说只要自己不出生命危险,王三就是李治身边的一个透明人。
横波造船厂的教室并不在厂子中,而是位于厂外西侧一里的地方,这里刚好位于周围几家工厂的中间,几家工厂的工人都在这里学习。整个学堂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盖着两间大屋子,这两间屋子一间学习识字,另外一间则学习算学。
竹竿正在学的是算学,因为他想日后进入到船坞里学习造船,而算学知识在造船方面有大用,所以他必须打好基础,另外若是学成的话,他的工钱就能增加几倍,日后也能在工厂附近买所院子,把家里的爹娘和老婆孩子都接来,到时他也能像刘头那样,晚上回家去住。
李治他们来的比较早,算学学堂里的人并不多,他们找了个靠近墙壁的地方下,这是因为一会天黑时,学堂里就要点上灯,而油灯则全都固定在墙壁上,所以越是靠近墙壁,也就越亮堂,到时不用担心伤到眼睛。
既然是来学堂,李治自然也不能空手来,不过他手中没有课本,而且厂子里的课本对他而言,也太简单了,幸好学堂门外就有一所书店,李治从里面挑了一本台湾小学的一本算学教材用来打发时间,顺便也了解一下台湾的教育。
不过就在李治刚把书本打开,却立刻被书上的内容给吸引了,因为他发现这本教材上的内容完全都用六哥李愔发明的数字符号来教学,刚开始就是教授孩子学习各种数学符号,然后书中还总结了不少运算公式,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掌握算学的运用方法,同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在算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书上的各种算学符号,李治也并不陌生,因为当初李愔将这些符号写出来后,很快就通过李淳风传入大唐,而且还引起不小的反响,其中许多商家都已经开使用这种符号来算账,一些算学家也喜欢用符号来解答难题,甚至在前两年,报纸上还掀起一场讨论,那就是将算学符号正式纳入教学之中,正式将这种方便的算学方法推广开来,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大唐算学符号的推广还只停留在小范围内,没想到台湾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大唐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