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阿芙蓉他打算求那罗迩娑婆炼制成延年丹,然后在大唐的贵族中兜售,相信凭借着皇帝陛下御用的消息,肯定会供不应求,到时不但可以凭借着延年丹认识许多王公贵族,而且还能以此来牟取暴利。
另外李愔还从火元子那里得知,除了那罗迩娑婆炼制的延年丹外,还有几个擅长炼丹有道士也炼制出来一些丹药,不过这些丹药的效果暂时都比不上延年丹,因此在皇宫中的那帮术士之中,现在就以那罗迩娑婆最为受宠。
听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李愔的脸色沉的吓人,同时心中也有些后怕,相比之下,李世民服用丹药的事虽然严重,但是万一让阿珊路真的带着鸦片回到长安,然后炼制成延年丹四处兜售的话,那么大唐的上层社会很可能会形成服食阿芙蓉的风气,到时那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想到那种可能出现的可怕局面,李愔也不禁打了个寒战。不过紧接着他又看到面前的两个罪魁祸首,虽然这两可能并不知道阿芙蓉的真正危害,但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对于这种人,落到他手里自然是死不足惜,不过李愔却觉得杀死他们都太便宜对方了,他已经想到一个好办法,即可以给他们一个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能让李世民认识到丹药的危害。
第五百九十四章 兕子威武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面带严肃的坐在正位,旁边有杨妃相陪,而在下首的位置,则坐着须发雪白的卫国李靖,相比几年前,李靖真的是老了,脸上的皱纹层叠,眼神中也没有了当年的锐利。
李靖旁边则是河间王李孝恭,相比李靖的老态,还未年满六十的李孝恭却显得精神饱满,花白的须发也掩盖不住他身上的彪悍之气,只是他和李靖一样,脸上都带着几分忧虑之色。
“卫公,房相和宋国公的病情如何了?”这时长孙皇后开口问道,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之色,偏偏在这个用人的时候,两个重要的大臣却全都一病不起。
“启禀皇后,房相从今年夏天开始就身体不好,虽然经过孙太医等人的诊治,但却依然时好时坏,现在更是病的下不来床,至于宋国公,自从他处理完隋国夫人的丧事后,回到长安也是一病不起,现在根本不能理事。”李靖刚想挣扎着站起来回话,却被旁边的李孝恭拉住,然后由李孝恭代他回话。
而长孙皇后也有些谦意的对李靖和李孝恭道:“本宫现在是方寸大乱,竟然忘了卫国的身体也不好。”说到这里长孙皇后长叹了口气,接着又道,“现在陛下一心想要延寿,甚至连早年根本不信的丹药,现在也开始服用,偏偏前几年魏征去世,房相和宋国公也病倒了,现在整个朝堂上下,能向陛下的进谏的人,也只剩下我们几个了。”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旁边的杨妃也是神情一黯,他们在回长安的路上时,就听说了李世民服食丹药的事,只是到了长安才知道,这件事已经闹的十分严重,不少大臣争相劝谏,却李世民却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连一向自信的长孙皇后,现在也不敢轻易劝谏,这是因为她很清楚,若是在她第一次劝谏时没有达到效果,那么以后的劝谏也不会有什么大用,所以她只能暗中想办法,准备一次就能劝说李世民改变想法。
“皇后,长孙大人位列凌烟阁第一功臣,而且他与陛下的私交也是极好,若是他能劝说一下陛下的话,说不定能让陛下改变想法。”这时李孝恭再次站起来说道。
李孝恭的话一出口,长孙皇后和旁边的杨妃都是叹了口气,心想李孝恭毕竟是个武将出身,虽然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但对政治上事却还显得有些迟钝。因此这时长孙皇后提醒他道:“河间王,长孙大人身为太子的舅父,而且一向支持太子,他实在不宜在这件事上发表什么意见!”
其实长孙皇后的话没有说完,不但长孙无忌不能参与这件事,甚至连李治也同样要避嫌,毕竟李世民炼丹是为了延寿了,当然了,丹药是不是真的能延寿先谁也不知道,但是身为太子的李治若是劝说李世民不要服食丹药,那么在有心人看来,恐怕会传出一些对太子不利的流言,所以与李治关系亲密的人,除了长孙皇后外,其他人都得避嫌。
李孝恭也不笨,听到长孙皇后的话,立刻就明白过来。而这时长孙皇后接着开口问道:“不过现在陛下沉迷于丹药,而且已经服用了一些,虽然我对丹药之说了解不多,但是却也知道,自古从来没有一个长生的帝王,那些丹药虽然可以激发一时的精神,但是对身体必然有一些伤害,所以为今之计,是如何让陛下停止服用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