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页

李恪听完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同时对李愔也更加的佩服。虽然他在大唐担任过刺史,治理过一州的百姓,但是却没有独力在海外立国的经验,因此在一些方面考虑的也不是很成熟,李愔今天说的这些,对他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六郎,你说的我记下了,只不过这两个前提条件却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不知道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李恪虚心请教道。

“嗯。”李愔思索了片刻,立刻露出一个笑容道,“对于人口方面,我可以在大齐国内发布公告,只要三哥你出的条件足够高,应该可以吸引一批人,只是数量我不敢保证。不过最少也能召集到几万人,另外以三哥你的影响力,应该也能在大唐召集一批跟随者,另外还有父皇那里,作为一个父亲,怎么说也得支援三哥你一批人手,听说这两年北方草原的胡族人口增长很快。那些可都是天生的骑兵啊!”

李恪听完李愔的话后,却露出一个为难的神色道:“六郎,你送给我人手我也就不推辞了,但是父皇那里我怎么好开口啊?”

“三哥,你还真得去见父皇一次,因为除了这件事。另外想要让大食人不敢卡你的脖子,也需要父皇出面,我和七弟、八弟他们在一边协助才行!”李愔民有些无奈的说道。他知道李恪的脸皮薄,不好意思向李世民开口,但是想要解决人口和交通这两个前提,还必须要李恪亲自和李世民谈才行。

“哦?看样子六郎你是有办法让大食人乖乖的放开苏伊士运河,任凭支援我的物资船队畅通无阻了?”李恪听后眼睛一亮道。

人口虽然是个大难题。毕竟无论是大唐还是大齐,虽然一直在鼓励生育,但人口的增长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此暂时都处于紧缺状态,所以李恪也没奢望自己能召集到多少人跟随,大不了汉人数量不够的话,再用草原胡人甚至是李愔手下的三韩人填充。但是对于大食人可能卡他的脖子这件事,李恪却颇有些束手无策。这一路上想了多种办法都感觉行不通,因此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愔身上了,现在看来,李愔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李愔听后则是一脸郑重的分析道:“其实想要解决这件事也并不麻烦,无非就是借势威逼罢了,大食人崛起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国内的民族混杂。这让他们的国家缺少一种凝聚力,只不过因为大食一直以来都在打胜仗,给人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这让他们不但对外作战时占尽了上风。而且也让国内的异族不敢有异心。”

说到这里时,李愔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接着又道:“不过大食现在遇到了我们,父皇的大唐在陆地上的征战中,几乎同样是战无不胜,而且上次的交锋中,也让大食十分清醒的看到,若是真的和大唐交战的话,他们得胜的机率很小,更何况还有我的海军,可以直接威胁大食半岛,若是真打起来的话,他们必然会遭到重大的败绩,这样一来,就会打破他们不败的神话,而这对于现在的大食来说,却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大食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开战!”

听到李愔说到这里,李恪也是拍案而起道:“原来如此,大食的软肋是不敢交战,担心万一战败,会让国内百姓好不容易树立的信心崩溃,到时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致命影响。那么我们只需要做出一番进攻的姿态来,只要让大食感到恐惧,那么接下来就办到我们提条件了,开放一个小小的苏伊士运河更是不在话下!”

“哈哈,还是三哥反应快,威逼大食这件事还需要父皇出面,毕竟他不但能代表大唐,同时也代表了我的大齐和七弟他们的天竺,只要三方联合行动,不怕大食不服软,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更大的好处!”李愔十分痛快的大笑道。

他有时也真的佩服自己,本来只是想要帮李恪,但这件事经过他这么一闹,就变成了大唐三国共同威逼大食争取利益,帮李恪反而变成次要的了。

接下来李愔和李恪开始商量大唐三国要如何行动,才能让大食感到最大的威胁,同时又不会让对方觉得必死无疑,免得真的弄巧成拙,到时大食与他们鱼死网破。若是真到了这种地步,哪怕是真的灭了大食,对大唐三国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李恪和李愔兄弟二人都是才智过人之辈,威逼计划很快就制定成型。为了保险起见,李愔还特意将计划送给王安和陆洪等几个老成持重的大臣商议,最后他们也觉得虽然冒有一定的风险,但若是实施顺利的话,还是相当可行的。

这份计划敲定之后,李恪和李愔又在奴港呆了几天,不过倭州这种地方小住几天还行,接连发生的地震却实在让人受不了,特别李愔还是一个十分惜命的人,他可不想哪天稀里糊涂的死在一场地震里,所以他很快就带着清河等女眷回台湾。至于李恪,他则乘船去大唐见李世民,亲自寻求他的帮助。

在李愔和李恪敲定的计划里,一共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由李恪和李愔去完成。李恪已经去见李世民,李愔自然也不能闲着,他将家眷送到基隆后,立刻也乘船离开了台湾,先是到达狮城,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第二次去了天竺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