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仔细说说。”
“是,大人。朝鲜效法大明,也是施行了海禁之策,不过朝鲜也有大明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倭国……”
如果说倭寇去大明算得是远足,那么来朝鲜,就只能说是去隔壁串门了。
两国之间只隔着一个狭窄的对马海峡,虽然倭国的航海技术也不发达,可这样的距离却也难不倒他们。而和倭国的九州岛隔海相望的,正是朝鲜最富庶的全罗和庆尚两道,因此,倭寇的入侵也就成了惯例了。
在这种情势下,朝鲜还要禁海,限制自家的海军,实际上是很白痴的一件事。可是,比起大明的禁海之策来,倒也傻不到哪里去,何况朝鲜还有特殊的实际情况。
这个情况就是朝鲜的政局。
如果说大明的政治格局以虚君为目标,那么朝鲜则是早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朝鲜的李氏国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跟倭国的天皇很有些神似。
不过地位还有不如,否则去年也不会有人喊出打倒昏君的口号了。
而朝鲜的军制也比较松弛,无定将,无定兵,这项制度保证了,即使有正德这种性子的国王出现,也做不到正德在大明做的事,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掌握不到军权,掌握到了用处也不大。
因为在朝鲜,两班贵族既是朝堂上的重臣,也是贵族,还是地方上的豪强,他们手中握有的私兵都是职业军人,这些人才是最强大的。
其实就跟大明发展的方向类似,只是朝鲜国情更适合这项制度,发展的也很快罢了。
水军也是一样。别看朝鲜正规的水军很少,船舰也都破旧,可那些贵族手里却都有舰船,每年倭寇大举入侵的时候,他们也会集结起来,在沿海巡视,这舰队也正是后世李舜臣的舰队的前身。
当然,这个判断是谢宏推测出来的。
其实想想也是,要不是这样,壬辰之役的时候,朝鲜国王又怎么会放弃水路,而拼命往辽东跑呢?而李舜臣的水军也不是一开始就加入战场的,而是到了明军的援军出现后,才配合明军作战。
与其说这支舰队是没接到命令,因此才被闲置了,还不如说是根本没来得及集结呢。而朝鲜国王也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支水军,知道了他也没法调遣,所以才会玩命往辽东跑。
“那么依你看来,若是济州岛的消息传到朝鲜,那些贵族是不是会集结水军前来呢?”
“若是他们知道详情的话,怕是会来的……”金侠爱偷眼看看谢宏的脸色,见没什么异状,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