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你是第一次出海吧?”一个有些怪异的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
声音有些苍老,显然说话的是个老人,可他的语调却很高昂,说话时也是中气十足的,完全没有衰老的样子,也就是说,来搭讪的是个精神头十足的老头。
转过头,看见说话的人,孙立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老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须发都是花白,可却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他手里还拎了个酒壶,说话时,也有一股酒气喷出来,显然是喝的正爽呢。
“正是,在下打小在皇城根下长大,只有小时候去山东走亲戚的时候,在登州见过一次海……”孤身在外,有个说话的总比没有强,何况出门在外,多个熟人就多点照应,现在去的是万里之外的倭国,需要帮忙的地方多着呢。
“哈,你在山东还有亲戚啊,老头我也是山东人,咱们是老乡哦。”老头似乎是个自来熟,拐弯抹角的居然攀起了关系。
“嗯,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从大明一起来的,当然是老乡了,对了,用那位严大人的话来说,咱们是同胞。”在旅途上多了这么个人,倒也分散了孙立的注意力,他在京城也是个开门做生意的,口才和为人处事并不算差,两人很快就火热的攀谈起来。
“老弟,单看你这样子可不像第一次出海,里面那些才像……呵呵,才是第一次出海的八成都是这幅模样才对。”老头朝船舱方向一努嘴,捉狭的笑道。
“我自己也奇怪呢,第一次坐船,居然不晕船,可能是这福船比较稳当吧,呵呵。”想起那些晕船晕得起不了身的同伴,孙立也很庆幸,旅途很漫长,要是遭一路的罪,那也太难受了点。
不过,自己不过是不晕船,很可能还是托了海上没什么风浪的福,可面前这位扈老哥可是喝得满脸通红,居然还一点事儿都没有,这就比自己更高一层了。
“扈老哥,你难道以前就是跑海的?”孙立压低了声音问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威海卫那里地少人多,不出海讨点生活,日子是真难过啊。”
老头很有感触的长叹一声,看到孙立紧张兮兮的样子,他又大笑起来:“我说孙兄弟,你这么小心翼翼的干嘛?还怕有人出首不成?别说这里没有那不仁义的人,就算有也没事,当今圣明天子在位,又有咱们侯爷这样的能臣辅佐,那狗屁海禁早就没了,哈哈。”
“出门在外,还是小心点好。”孙立讪讪的陪着笑,这谨慎劲也是他在京城养成的毛病,天子脚下,官宦多如狗,不小心做人的话怎么行呢?一步行差踏错,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对了,孙兄弟,你从京城来,带的是什么货物啊?”扈老头为人豪爽,言语间也没什么忌惮,也不理会商人之间那点防范,直接问起孙立带的货物。
“……只是些棉布,蜀锦之类的东西,”说到带来的货物,孙立有些赧然,“小弟是个裁缝,也只能在自家的活计当中寻些门道,其他东西,我想不出,也找不到货源。”
对于倭国,大部分海商都是很陌生的,除了偶尔从朝廷邸报上看到的倭寇犯境的警讯外,他们对这个岛国就一无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