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页

正德举着千里镜,看得分明,鞑虏本阵退却的同时,却分出了一支轻骑,在战场边缘游走,显然是为了牵制明军。要是明军发动冲锋,这支骑兵就可以从侧面冲过来。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为了断后,但是,鞑虏会有这么容易放弃么?

“没错,有阴谋。”谢宏赞同正德的说法,鞑虏要是这么容易对付的话,那还要戚继光干嘛?

“那……”温和略一迟疑,献计道:“不如以一支轻骑牵制鞑虏的轻骑,然后大军迅速突前,以强弩猛攻之,速战速决吧。”

“不,不着急,就保持现在的态势就好,看他们的阴谋先出来,还是他们的士气先崩溃。”正德嘴角一挑,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笑容中充满兴奋之意。

“可是……”

“没有可是,朕就在这里,和朕的将士们在一起,有阴谋,就尽管使出来吧,朕接着。”

正德一摆手,昂然道:“鞑靼部的精锐已经差不多都在这里了,要是能一举击溃,甚至斩杀殆尽,大明的边疆就会平静很久,等到他们恢复元气的时候,大明就已经不一样了。大哥说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朕不容许任何人再打断这个进程!”

他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说,这一战很关键,绝对不能让他们走的这么轻松。”

第694章 火筛来袭,大同烽烟

每年冬天,大同城的气氛都会变得很紧张,因为这个季节是鞑子最活跃的时候。

尽管近些年,鞑靼的注意力多半放在了宣府、宁夏这些地方,可瓦剌却对大同情有独钟,时不时的就会来逛一圈,哪怕为此和鞑靼开战也在所不惜。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宁夏、延绥那里穷的只剩下人了,就算天天抢,又能抢到些什么?去不了相对富庶的宣府,火筛的最佳选择也就是大同了。

至于这里被小王子视为禁脔什么的,饿急了,又哪里顾得了许多?王子来得,筛子就来不得?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不过今年却有些不一样了,大同虽然仍是戒备森严,可城内守军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面,西面只留了寥寥几十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主力又被总兵王勋带走了,剩下的人甚至连轮值都顾不上了,当然要可着重要的方向来。

在民间,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不过普通百姓并不知道圣驾具体所在,这种机密消息,只有官场上和军中的重要人物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