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啊!”罗阳点了点头,民贵君轻思想乃是儒家孟子的主张,这法衍不愧为儒学大家法真之子,果然是坚持儒家的学说!关于这一点,从后世来的罗阳当然也是清楚得很,不过这民心说起来简单,可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的!不过罗阳倒不急,他有些期待法衍接下来的话,因为他看得出来,法衍应该不是那种言之无物,只会讲空话的人。

法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二,则是法度!主公入川之前,刘焉治理益州却是以宽柔为主,这种做法乃是因为当时益州刚刚经历贼乱,元气大伤,自然也不是什么错事!可现在益州富庶,再也不是当初那十室九空之益州了!若是再继续刘焉的宽柔之政,恐怕会导致益州礼法不全,则动摇益州根基!”

这第二点却是大大出乎罗阳的意料,本来从法衍所说的第一点来看,罗阳还以为法衍是儒家子弟,可法衍所说的第二点,却是明摆着是法家的学说!这倒是让罗阳不由得眼前一亮!

作为一名从后世来的人,特别还是从后世军队中磨练过的人,罗阳当然还是比较主张法家。不过法家自从经历了暴秦之政后,已经渐渐落于末流,特别是大汉这数百年来,一向都是主张儒学,法家的学说却是很少有人提起。罗阳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上一名法家子弟,而更意外的是,这名法家子弟竟然还是儒学大家法真之子!当真是有些讽刺啊!

果然,法衍此言一说出口,立马便是引起了在座一干文官的呵斥,坐在赵韪身后的仓曹史王累指着法衍便是怒喝道:“法衍!你怎可说出此等言论?岂不见暴秦以酷刑而亡国,大汉以宽柔而兴起!你向主公进言重法严刑之论,莫非是要主公效仿暴秦?你,你,你是何居心?”

王累的话音刚落,坐在王累身边的一名年轻文官,成都长吏张肃也是跳起来喝骂道:“法衍!你妄为圣人子弟!岂能说出此等数典忘宗之言?玄德先生一世英名,今日却是尽丧于汝之手中!”其实在这个年代,对于儒家、法家之争并没有严重到这种水火不容的程度,只不过益州的文官大部分都以儒学大家董扶为首,所以都是支持儒家学说,如何能够容忍法衍这么一个小小的异端。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名正言顺

法衍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话会引来众人的反对,但却没有想到这些反对的声音竟然如此激烈,饶是他再冷静,也免不了吓了一跳。看着那些纷纷跳起来指责自己的身影,法衍的心一直不停地往下落,简直是跌到了谷底!法衍突然意识到,自己提出这个建议,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好了!都坐下吧!”就在这个时候,罗阳的声音凭空响起,虽然声音不大,但却是把其他所有人的叫囔声给压了下来。听到罗阳发话了,王累等人也不敢太过嚣张,都是狠狠瞪了法衍一眼,随后又坐了回去。罗阳颇有意味地看了一眼法衍,笑道:“法大人!你所谓兴法度,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办好的!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去办?”

深深吸了口气,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法衍想要退后也办不到了,只能是一条路走到底了!当即便是沉声说道:“回禀主公!属下所指重修法度,并不是如众位大人所言,效仿暴秦之重刑酷法,而是以公正为准,执法严峻!若是如此,就算是重修法度严苛,但百姓也不会有所怨言!”

罗阳越听越有兴趣了,这法衍已经多少有点后世依法治国的理念,不过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还是不能完全看透。但能够做到法衍这一步,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难得了!见到罗阳似乎对法衍的话很有兴趣的样子,赵韪身后的一干人可就急了!这和儒家、法家的学派之争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若是按照法衍所说,那岂不是间接剥夺了他们作为世家子弟的特权?这可是万万不能实行的!当即王累便是立马跳了出来,对着罗阳拱手说道:“主公!万万不可行此谬论!当年暴秦之亡,正是因为秦王听信李斯之言,用重典,行暴政,使得天下民不聊生!秦二世而亡,根源便在此处!前车之鉴,主公万万要想清楚啊!”

“王大人此言差矣!”法衍好不容易看到罗阳有点兴趣,这王累就来捣乱,要是被他这么一通说,让罗阳打消了念头,那法衍岂不是功亏一篑?当即法衍便是上前一步,对着罗阳拱手说道:“主公!秦之暴政,错在执法不公!与法度并无关联!若是因为暴秦之事,而视法度如洪水猛兽,岂不是因噎废食?”

法衍这么一反驳,顿时就是惹得王累等一干儒家文官又是掉头呵斥,法衍这一张嘴,哪里敌得过对方那么多人,就算是他心中有再大的道理,也是被辩得无话可说了!罗阳见了,脸上顿时就是浮起了一丝烦躁,用力一拍,喝道:“住口!统统都给我坐回去!”

罗阳这一发火,那身为顶尖高手的气势立马就是从罗阳的身上散发出来!有罗阳开了这么一个头,坐在罗阳右手边的赵云等人也都是纷纷冷眼望向了叫囔得最凶的王累等人,那双目光,盯得王累等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全身就像是要冻僵了一般!这下他们才反应过来,现在可不是刘焉坐在上面,他们要是真惹怒了罗阳,只怕罗阳可不会给他们什么面子!当即,王累等人都是满头大汗地退回了自己的座位上,连个屁也不敢放了。

罗阳满脸不屑地看了一眼王累等人,又转头瞥了一眼赵韪和贾龙,这两只老狐狸倒是稳坐钓鱼台,一言不发。其实刚刚罗阳从郭嘉口中得知法衍的身份之后,就已经慢慢想明白了为何法衍会如此失助的原因。法衍的父亲法真,乃是当年跟随刘焉一同入川的,不过法真没有为官,而是专心做他的学问,可见法真并没有加入到董扶、赵韪派系当中,而这个法衍自然也就孤立于赵韪的那个圈子之外。至于贾龙,他手下大多数都是武将,而且都是益州本土人士自成一派,法衍在他们看来,那也是个外人。以前还有刘焉顾念法真的一点香火情,现在刘焉不在了,法衍自然是变得两边都不待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