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两个月的初步筛选,一共选出了一千多名年龄在十三到十八岁之间的官宦人家的女子,王楚名列其中,根据初评,大概在二百名以内,既不是非常出色也不算差,最后入选的机率在两可之间。这个结果让王家父子在充满了希望的同时,又有些焦虑不安。

这些当然是刘修百忙之中抽空去夜会王楚的时候,王楚亲口告诉他的。

“先生最近在忙什么?”

“在写书。”卢慎放下筷子,细心的抹了抹嘴,又冲着送茶过来的罗掌柜致了谢,这才接着说道:“他写了一部《三礼解诂》。”卢慎说完,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刘修,刘修眨了眨眼睛,明白了他的意思。卢植这是被逼得没办法,豁出老脸,准备著书只为稻梁谋了。对于一个把学问当成经天纬地之业的大儒来说,混到这一步也算是厮文扫地。

“大兄要粮,可是他送来的那些钱……实在不够。”卢慎底气不足的解释道,他低下了头,觉得非常惭愧。卢植写这本书当然是花了精力的,学问也不能说不好,但是想靠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书来挣钱买粮支援卢敏,不如说是自欺欺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卢植居然知道要挣钱养家了,不能不说是个进步。

刘修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恶事。“先生的学问,那自然是没话说的。你回去问问他,如果放心的话,到时候把书稿交给我吧,我来替他经营。做学问我大概是没什么出息了,只能在这方面出点力。”

卢慎大喜,他知道这件事只有刘修接得下来,刘修开了口,事情就算是办成了。

刘修让人上市里买了新衣和礼物,然后一起回了步云里,卢植夫妇坐在堂上,看到刘修笑容满面的走进来,总算松了一口气,张氏是一脸堆笑,亲热无比,卢植却还端着架子,不肯落了威风,捻着胡须说,“你闭门思过,思得如何?”

刘修干咳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道:“还没想通,也许还要再思几个月。”

卢植眼睛一翻,不吱声了,刘修再思几个月的过,他就要断炊了。他虽然有些迂,可是不笨,知道自己写的《三礼解诂》真要论卖钱,肯定是卖不过刘修的《洛阳志》。

张氏见他们又要呛起来,生怕这师生两个再闹崩了,连忙打圆场道,“德然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呢,闭门思过也没有必要天天呆在道馆里啊,那里吵得很,哪有这儿安静。你那屋子我让人收拾好了,你还是搬回来住吧。你先生有什么事也好和你商量,我一个妇道人家,子言又是个孩子,他们能拿什么主意……”

刘修连连称是,张氏这才放了心,让人送上酒菜来,让他们师生说话,自己躲到内室偷听,防止卢植又一言不合和刘修吵起来。

卢植默默的喝着酒,过了好半天才开了口:“德然,你知道洛阳的粮价多少吗?”

刘修点点头,太极道馆的帐目每天他都要看一遍,岂能不知。

“一天一个价,经常还买不到粮,饥荒已经开始蔓延,你还上书奏请天子征召天下有道之士入京论道,这得来多少人,要吃多少粮?”卢植虽然强行压制着不快,可是语气中还是透露出强烈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