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看你有什么本事,能不能吞下我这三万精锐。
“命令,原地休息。”李由淡淡的挥了挥手,自己也坐在指挥车上,重新拿起没啃完的干粮咬下一口,灌了一口清水,慢慢的咀嚼起来。
秦军见生路已绝,也冷静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的拿出干粮,慢慢的吃着,有的人则拿着临阵前才喝的酒,一口一口的品着。敌人挖好了坑,等着他们往里跳,大战一触即发,现在不喝,过会儿打起来,谁还知道有没有机会喝?
“大人,我们还有机会突围吗?”赵贲在阵中转了一圈,踢踢搭搭的又回到李由的身边。
李由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却用怜悯的眼神看着面色沉重的李昶,他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虽然没有达到年轻时的目标,可是担任三川郡守这么多年,又带着数万大军血战数月,虽然说没有象自己期望的那样所向的披靡,但是对他来说,经历了,也就满足了。而李昶则不同,他年青,一脑子的梦想还没有实现的机会,就要跟着自己死在这里了。
“昶儿,过一会儿打起来,你带着亲卫营突围。”
“伯父。”李昶刚叫了一声,李由就打断了他的话:“昶儿,听伯父的。不要恋战,有机会冲出去,就立刻冲出去。我李家……”
李由忽然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他仰起头,看着黑漆漆的天空,心情黯淡。咸阳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就算他打赢了,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下父亲的危机。赵高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清楚得很。父亲擅长的法令,赵高同样精通,赵高精通的权谋,却是父亲的弱势。父亲原也不是这么安份守已的人,只是跟着始皇帝那样的精明之主久了,他已经习惯了那种做事方式,一下子换成二世胡亥这样的少年,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应付。几个回合的较量,他们之间的高下已经很清楚了,如果父亲能舍弃权势,让出这个左丞相的位置,他也许能有一条活路,可是他又如何放得下?
李家完了,自己战死在这里,李家也逃不脱赵高的手心,举家灭门的下场已经不远了,只是可惜了这个年轻人,他原本是可以放出他应有光芒的。
“冲出去,不要回咸阳。”李由见山坡上一点火光缓缓向下移动,便站起身来,用力捏了捏李昶的肩膀。李昶不解的看着李由,不回咸阳,那我去哪儿?他本想问,可是沿着李由的眼光看向那点火光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
来的是一个长相清瘦的中年人,穿着楚人的短服,站在剑拔弩张的秦军阵前,气定神闲的举着一只火把,朗声说道:“大楚广陵侯共尉帐下都尉陈恢,求见乡党李由李大人。”
秦军中起了一阵骚动,嗡嗡的议论声虽然刚刚起来就被军官们压制住了,但是士卒的议论还是清晰的传入了李由的耳朵。这个陈恢够损的,当着这么多秦军的面,点穿他的楚人身份,虽然未必能起多大作用,可是其用心也够歹毒的。
“陈恢?是桓齮的舍人陈恢吗?”赵贲一眼就认出了陈恢,连忙提醒道。
“是这个竖子。”李由冷笑一声,提高了声音:“大秦三川守李由,问南阳守桓齮桓大人安好否?”
秦军阵中又是“嗡”的一声惊呼,桓齮的威名,秦军是无人不晓,他们一直以为桓齮战死在南阳了,突然之间李由这么问,可见桓齮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投降了楚军。接着,很快有人认出了陈恢,陈恢是桓齮府中的舍人,不少军官都见过。
“竖子,投降了楚人,你还敢来饶舌?不怕老子劈了你?”一个站在前面的五百主大声喝道。接着,怒喝着此起彼伏,骂声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