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项羽瞟了他一眼,若无其事的问道。
“如果……如果兄长立了大功,到时候肯定有人从中离间你和大王,一旦大王起了疑心,他,他只要让韩信断了我们的粮草,我们就……”
项羽嘴角含着笑,缓缓的摇了摇头:“你担心的,大王今天都跟我说了,如果他会有这个想法,又怎么可能把这个告诉我?这都是朝中官员的防范措施,人之常情。”他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他要我死,当初又何必费那么多心思劝降?萧山之下,他只要一声令下,我们三百人能挡得住他五万大军吗?”
项庄的眉头耸了耸,咂了咂嘴,没有再说什么。
项羽仰起头,看着碧蓝的天空,自言自语道:“我是死过一次的人,没有什么好怕的,我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到草原上去证明我自己,至于其他的,我根本不去考虑。”
项庄无声的咧了咧嘴,没有再劝,他知道自己也劝不了项羽。当年范增在的时候,项羽都不怎么听他的,现在范增的骨头都没了,更没人能劝得住他。项庄想了想,无奈的发现,整个西楚国,居然只有共尉一个人能说服项羽,其他人,包括虞姬在内,都不能让项羽俯首听命。
这就是命,项庄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这是命。
共尉负着手,缓缓的出了侧殿,后宫的拐角处,一个并不大,但是光线明亮,布置得很舒服的小殿里,伏婉莹正声情并茂的讲夫子困于陈的故事,共展如、白展堂两兄弟,刘乐、刘盈姊弟俩,还有张良的儿子张不疑等几个小孩正捧着小脸,认真的听课。白媚隐在外面,看着屋里的儿子,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听到共尉的脚步声,她扭过脸看了共尉一眼,陪着他走回后宫。
“跟他说了?”
“说了。”共尉点点头。
“他答应了?”白媚有些不相信。
共尉歪着头看了她一眼,伸手牵过她的手,两人携手而行,走了一阵,共尉才悠悠的说道:“有些人,为了活着可以抛弃一切,而有些人,为了尊严可以放弃生命。这样的人虽然少,却让人觉得,人和禽兽,毕竟还是有些区别的。”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八节 尔虞我诈
十月,一支十来个人的队伍来到九原城,在拜见了北柱国吕释之,交换了符传之后,他们越过石门障,出了长城。十月的风已经有些冷了,队伍中的娄敬裹紧了衣服,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情十分激动。跟着共尉离开齐地,一路来到咸阳,他从虞子期的嘴里听到了大量有关共尉的事迹,他发现共尉虽然身在高位,可是每天读书不缀,而且阅读面很广。他和共尉有过一些接触,闲谈过几次,共尉对他短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十分赞赏,还特地送给他一些书,这其中就有当年青山峡之战的记录,还有不少太学师生发表的文章集,文学、历史、军事、地理,应有尽有。娄敬如饥似渴的阅读着这些书籍,眼界大开,到了咸阳之后,他白天泡在太学做旁听生,晚上就挑灯夜读,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二天再去请教太学的老师,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过得十分充实。
听说要组建出使匈奴的使团,娄敬一刻不停,再次找到了虞子期,托他向令尹府求个名额,令尹陆贾听了他的事之后,二话不说就把他的名字写入了使者团的名单。他还特地自己掏钱给娄敬置备了一套行装,最后拍着娄敬的肩膀说:“好好干,不要让大王失望。”
自己会让大王失望吗?娄敬问自己,不会,一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