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强秦[校对版] 晶晶亮 1801 字 2022-11-12

“巨野君,荥阳之战,汝可当为先锋!”刘邦很满意彭越的响应,立马给予了彭越实质性的回报。

“诺!谢沛公。”彭越大声领令。先锋——。既然是担当全军的箭矢,也是破城之后的首功人选。对荥阳兵力空虚一清二楚的彭越当然很是心满意足。沛公很是宽宏大度,看来只要多费点心思,紧跟着他的脚步,就会得到丰厚的回赠。

“沛公,荥阳与我军驻地不远,蒲某可佐巨野君攻城!”蒲将军一见被彭越抢了先,脸上一黑,立时抢前说道。

“哈哈,我们都听沛公的,等打下荥阳城,再开庆功宴!”

“哈哈,荥阳城中的牡丹楼可是远近闻名,兄弟我早就想尝尝鲜了!”

经过一番利益的交换,联军各方势力终于就战利品的分配和下一步的打算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战利品暂时不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等到拿下荥阳、昌邑之后,再行定夺。

刘邦又一次成功将参加联军的诸侯们笼络到自己的麾下,这是他政治能力的体现,也是楚汉相争四年中,刘邦一次又一次被项羽打得大败,却又一次比一次兵力更多的由来所在,面对这样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李原不能有丝毫的骄傲和松懈。

雒阳。

三川郡的郡治所在,二千年后,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洛阳,相比荥阳这座大河畔的军事重镇,雒阳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这里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中心就是洛阳。

杨熊、李原、司马印领七千秦兵一路西撤,经过六天的艰难行军,终于抵达雒阳城安顿下来。

除去受伤的、沿路死亡的、还有中途掉队不知去向的,这支三川郡秦军野战部队最终剩下的人数为六千零七十三人。其中:弩兵二千一百余人,占到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步卒二千九百余人,占到了一半稍不到;其余的一千余人为骑卒,只不过,战马配备严重不足,完好的马匹经清点不过六百余骑。

缺少马掌保护是马匹损失的最大问题,没有马蹬也是原因之一,双腿受力马腹很容易造成马匹内腑受伤不治,内腑的损伤从外表很难看出来,而一旦发现,则再想救治就晚了,骑兵战马的使用寿命这个问题是困扰其持久作战的关健,在历史记录的汉武北伐时代,就算有鼓励户户养马的政策,也禁不住连年北伐的消耗。

战马的问题,李原只能循序渐进,雒阳是比白马要大的多的郡城,铁的问题、熟练工匠的问题都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在稍加思考之后,李原将这个关系骑兵战斗力提升的技术性革新问题交给了司马印。

司马印对李原在白马之战中的英姿早已倾慕久矣,现在看李原竟然将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交到自己手里,顿时感动的连声保证,除了他司马印和参与研发的技术匠造外,其他人等休想知晓马掌、马蹬的制作方法。

面对热切无比的司马印,李原脸不由得红了下,他还做不到刘邦那样,说实话,用铁打制马掌、马蹬不是有多大难度的发明,只要匠造的技术过关,在熔炼铁金属的时候保证反复锻打之后熟铁的柔韧性,仿制并不是一件难事。

技术上的革新必然带来连锁的社会效应,比如,对手的模仿带来的威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训,这些都是必须要事先考虑清楚的,对此,李原倒没有司马印那么的保守,在资讯发达的那个时代,商业机密的泄露几乎已是司空寻常的事情,作为技术上的发明者,首先要做的,不是保守的去掩盖机密,而是应该想着如何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