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强秦[校对版] 晶晶亮 1340 字 2022-11-12

陇西,战云密布。

位于秦国最西陲的这个边郡,和最北方的九原郡一样,是秦国抵御游牧部落的前沿地带,也是秦国骑兵训练和放牧的牧场。

接到李原的紧急命令,初任郡守不久的骆甲不敢怠慢,即开始在全郡发布征召令,但凡适龄的青壮男丁必须在三日内到所在的亭、县登记入册,然后随时听候郡里的差遣,同时,骆甲又出动骑兵一千余人,对河西一带越来越迫近的小月氏人实施监控,以防止这支还未归化的游牧部落残余伺机发难。

这个时候,骆甲还不知道,月氏人这次败得极为凄惨,根本不可能起意对秦国有什么不敬,不过,草原部落的迁移特性,让小月氏和羌人一样,信奉的是强者为王的理念,如果秦军不能拿出足以震憾住这些月氏人的实力,未来的秦国边境将不会有持续的安宁。

九月十七日。

李原马不停蹄,在雍邑与骆甲的七千骑兵会合之后,一路铁骑向西,朝着秦国边境的著名要塞——临洮疾奔而去。

越是向西。

草原取代耕田,成为景色的主角。

“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看着这一幅幅大草原炫丽画卷,李原心中涌动的,是身为炎黄子孙的强烈自豪感,能够成为抵御外虏的英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值得荣耀的一件事。

大河与渭水都是文明的母亲河。

也是大秦子民生生不息的地方。

匈奴来犯!

激荡起的是李原骨子里那一股炎黄子孙的血性,大秦的土地,大秦的家园,大秦的子民,岂能容忍化外的蛮族来践踏——。

面对匈奴人的铁骑,李原心中战意在加剧沸腾,这场不同文明的碰撞!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的对抗,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部鲜活的教材,从上古到近代,乃至现代,这种源于不同文化产生的冲突,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文明的传承,不需要愚蠢的说教,而需要实力和鲜血来悍卫。李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从后世而来的他,看多了共和国和谐社会下,边境省份的那些暴乱份子打砸抢的嘴脸,事实证明,怀柔政策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真正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