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双方列开阵势,马邑县令策马来到阵前,说了一大堆废话,无非就是上次的事情纯属误会,都是杨丑挑拨离间等等,不过马邑县令还是表达了歉意,表示如果李重愿意退兵的话,马邑县愿意出粮食五千石,来化解这段恩怨。

李重细细盘算了一下,忽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白得五千石粮食,不过李重却不能留下后患,想到这里,李重当即提出条件,撤军不是不行,但马邑县令必须再派出五百军队随同李重攻打阴馆。

这五百不光是投名状,还是人质,只要有这五百人在手,马邑县令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要掂量一下。

此时的马邑县令却是进退两难,答应了李重的条件,那就必定会和杨丑翻脸,不答应李重的条件,马上就会兵戎相见,看看李重的军容,马邑县令心中哀叹不已。

第七十二章 转攻阴馆

马邑县令无奈之下,只能和副手商议如何行事,马邑县令的副手是个粗人,平时只知道听令行事,只不过为人愚忠,所以马邑县令才选他作为副手,统领军队,其实问他就是急病乱投医。不过今天副手确实说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杨丑不是还远着呢,先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吧!

马邑县令一想也是,就先投降了李重吧,万一李重打输了,大不了再投降杨丑。

只是马邑县令还是觉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这大张旗鼓的前来应战,一箭没放就投降了,有点说不过去啊。

怎么办呢?有了!马邑县令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大声喝道:“让我们投降可以,但我有个条件,必须击败我的副将。”

李重闻言大喜,急忙冲着周泰说道:“幼平,就看你的了。”

周泰舔舔嘴唇,抱拳说道:“主公放心,末将定然将敌将的人头奉上。”

“不行……”李重大惊,急忙说道:“幼平,此次出战、战败敌将即可,千万不要伤了敌将性命。”

李重在这里叮嘱周泰手下留情,殊不知马邑县令也同样在叮嘱手下的副将,只许输、不许赢,装装样子即可,打上几招就可以了,想了想,又加了几句台词。

周泰和马邑县令的副将提马来到战场中心,相互通过姓名,就假惺惺的战到一处。

李重看的一捂眼睛,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只见周泰怒目圆睁,高举手中大刀,一副要将敌将劈成两半的样子,而马邑县令的副将手持长枪,横眉怒目,一看就是要将周泰捅成马蜂窝。

然而双方的下一个动作却叫众人惊掉一地眼球,周泰大刀下劈,势若清风,没错,就是势若清风,李重甚至怀疑这一刀连根草棍都砍不断,事实证明李重的判断是对的,马邑县令的副将长枪向上一架,真就跟举着一根草棍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