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由于一根肩胛骨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所以被赵云捏的“咯咯”作响,几欲碎裂,田畴疼的满头大汗。

“砰……”地一声,赵云将田畴摔到地上。

立即有几名兵卒扑了上去,将田畴紧紧的捆绑起来,又有人拿过一块破布,堵住田畴的嘴巴。

周仓一阵大笑,意气风发的叫道:“回府……”

高干这几天忽然觉得有些奇怪,自从郭援回转涉县之后,李重就一改常态,再也没有主动进攻的举动,反而热火朝天的修建营寨,完全是一副死守不出的架势。

高干对于李重的举动特别疑惑,死守不出于什么用呢,就算比粮草,并州那穷苦之地能比的过冀州富饶吗?

不怪没人给高干送信,赵云和高顺等人截杀郭援,确实不能做到没有一个漏网之鱼,但也要考虑到人的心性。

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如果郭援是战胜一方,这些溃散的兵卒一定会向高干报喜,顺道讨一顿酒饭,甚至还可能领到一些赏赐。但现在正好相反,报忧不报喜,万一被高干迁怒杀了岂不是冤枉透顶。

这些小兵哪有什么忠心可言,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造成了高干信息不灵。

这些事高干有些大意,他真没想到李重会绕道偷袭涉县,而且高干对涉县的防御很是放心,涉县有兵卒两千多人,李重的兵力就在眼前,就算能抽调出三五千人也打不下涉县的。

可高干还是低估了李重的阴险程度,李重有无数战役可以作为参考,虽说动手能力不强,但是单论各种奇谋妙计,李重绝对是当时第一。

这不是李重比别人聪明,郭嘉、贾诩之流就算在天资聪颖,也没有历史读物作为参考不是。

而李重早就将战略意图传达下去,那就是死守不出,郝昭和周仓带领五千兵卒固守涉县,李重自己带着一万五千人固守大营,就等着高干断粮了。

到了第四天,高干终于得到涉县失陷的消息了,这是个意外。

高干这人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锦衣玉食,倒不是说高干娇生惯养,而是高家确实有钱也不能故意装穷啊,所以高干对食物比较挑剔,可是军营中有能有什么饕餮盛宴呢!高干还达不到霍去病的地步,他也不敢和霍去病相比。(霍去病行军打仗极为奢侈,极为享受。)

于是高干就派亲兵去涉县给自己弄点好吃的,反正大营到涉县也不远,快马一天就到了。